血泪的往事:一个匈牙利老移民的回忆(上)
2014-01-09 06:00:53
来源:星星生活


(1936年乔治两岁时和父母摄于布达佩斯)


(乔治做的石窑模型,他家住在最里面一间,斜坡很陡)


(乔治家石窑内景)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叶元凯)我们老俩口正是耄耋之年,老房东乔治也78岁。我们仨都经历过世纪风云。最近乔治提议,一起回忆往日岁月,交流不同背景的遭遇,这个题材引起共同的兴趣,也激起很多辛酸的回忆。

我们是东方龙的子孙,乔治根在日耳曼,长在匈牙利,他的遭遇是一般百姓二战时苦难的缩影,听了让我们惊愕。

乔治的祖先是德国人,大约两百来年前,欧洲经历拿破仑东征西讨、横扫千军的年代,社会动荡不安。而当时东欧的匈牙利一带,偏安一隅,局势相对安定,且劳动力缺乏,因之不少德国人就举家东迁。他们家的祖先就乘船沿多瑙河顺流而下,到达布达佩斯定居下来。

我们中国人故土难离,欧洲人却是习于动迁。吉普赛人、罗姆人、条顿人、犹太人很多世纪以来,一直在欧洲大陆和世界各地流浪,四海为家。1620年,“五月花”号从英国驶抵现在的马萨诸塞州,标致着欧洲人移民北美的肇始。随后,日耳曼人也开始向美洲进发。据统计,1990年的美国人口中,约有5800万美国人声称他们拥有完全或者部分德国血统,在今天的美国,德裔美国人是美国人数最多的一个移民族群。欧洲土地资源缺乏,某些宗教集团的迫害以及频繁的军事征召,驱使大批平民离开。滑铁卢一带的曼诺人就是因为宗教迫害从比利时、德国迁移到美洲大陆来的。

乔治的祖先在匈牙利务农,当建筑工人。到他祖父时,家里有十个孩子,吃饭的人多,帮手也多,他祖父就在布达佩斯开建筑公司。当时布达佩斯不少市民生活艰苦,难以建房,就向地面挖下去,形成方坑,再向四面挖石洞作住房,和我国陕西北部的窑洞类似。石窑里无电、无自来水,烟囱通到窑顶,上厕所要到外面的野地里解决,生活艰难。乔治1934年就出生在石窑里,接生婆到石窑里接生。这一次,乔治特地制作了石窑的模型,让我们有形象的概念。他说,方坑挖下去比一层平房还高。因此,大院入口处形成一个45度的斜坡,孩子们都在斜坡上溜下去。石窑顶上是草地,孩子们常在顶上踢球,露天厕所也挖在那里。石窑住了几年后,他们搬到顶上自建一间平房。

乔治的父亲心细手巧,特别喜欢做木工活。他做的箱子、柜子、椅子等等家具造型新颖,门面上的浮雕精巧生动,再配上美观的锁具,使人看了赏心悦目。他这一手漂亮的木工活,在当地慢慢有了点名气,一招鲜,吃遍天,生活逐步有了改善,后来开了一家家具店,1937年他们才搬出石窑。

乔治的弟弟卡尔于1941出生。那时欧洲中部早已战火遍地,希特勒得手以后,1941年又掉头向东进攻苏联,战争规模愈来愈大,匈牙利处于战争的漩涡之中。1943年后,希特勒败象已显,红军开始反攻,盟军的飞机进行地毯式轰炸,一次来几百架,一波一波地投弹,大炸弹重达一吨,破坏力很大。乔治一家躲在地下室,弹落不远,顶上的房屋全毁,布达佩斯多瑙河上的7座桥梁也全被炸毁。

1944年10月底苏军开始进攻布达佩斯,苏德双方在此决战,战役延续了3个多月,双方死伤人数高达四十多万人,老百姓无粮、无水,饿死和被杀害的人数高达8万,财产被洗劫一空。城市里到处都是尸体。就在那段时间,乔治的妹妹出生了,由于饥饿,他妈妈没有奶,他的小妹妹生下7周就饿死了。

乔治这时10岁,作为家中老大,他也千方百计想办法为家里分忧,他到城外农田里去偷红萝卜、地瓜、土豆、甜菜,捡烂菜叶,拾些树枝拿回来当燃料。碰到有死了的马匹,一群穷孩子就围上去切割马肉,一会儿工夫,一匹大马只留下一些烂肠子。炮火停息后,他和别的儿童也去苏军营地的伙房,等士兵吃完,讨点剩饭带回来。乔治记得,苏军做饭的男女炊事员对儿童很同情,不伤害他们。后来有了施舍站,有时散发一些盒装的食品,上面印着英文字母USA, 是美国的军用食品盒。他每天都去这些地方要吃的东西,凑合着度过那段艰难时期。

战后东欧各国政权,包括波兰、罗马尼亚、捷克、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都对德裔采取报复政策,他们开始大规模驱逐已在当地生活了几个世纪的德裔居民。乔治的父亲由于是德裔,一段时间被抓走,后来放回。

1947年8月一个星期天的早晨,一辆卡车开到乔治家门口,司机对他母亲说,给她半小时时间,收拾东西,准备立即离开。同时宣布,路上要化3天时间,食品自备。乔治当时13岁,已经上了小学4年级,可以说已经匈牙利化了,他说自己好比是在匈牙利成长的一棵小树,这时可要连根拔起挪到别处。

他母亲一面哭一面把一条床单铺在厨房的地板上,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心急慌忙地仅拿了些路上孩子要吃的东西包扎捆好,这就是他们从祖辈居住了200年的匈牙利带出来的“财物” ,其余的一切,房屋、家具、设备、他父亲的木工工具、大人、儿童的四季衣服,一切的一切,全部遗留在屋里。他们被扫地出门,卡车把他们运到车站,运牲口的闷罐车已停在那里。车上有500多个家庭成员,他们都是被剥夺一切,“裸身” 离开了居住了几个世代的匈牙利。列车经3天行程经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到达德国的德累斯顿附近的罗森海姆(Rosenheim)。当时大约有1千万德裔受到这样的驱逐,是二战后最大规模的种族清洗,一些有正义感的历史学家称之为“世纪的罪行”。乔治说,这一苦难的历程他永世难忘。

战后德国被分为4个区域,分别由美、英、法、苏四国占领,首都柏林也同样分为4个占领区。罗森海姆是在苏占区。不久,他父亲就被分配到工厂干活,这种安排必须绝对服从。当时他父亲身体不太好,也只得去劳动。乔治也上了学,读4年级。学生上学,食品供应就有照顾。

这个时期,苏联军队在占领区把原先德国的工厂大肆拆卸,把机器、设备运回苏联,甚至连铁轨也拆下运回去。苏占区的百姓惶惶不安,而美、英、法占区的生活状况比苏占区好得多,因此苏占区的百姓纷纷想办法逃向其他3国的占领区。老百姓想离开苏战区,主要是为了活命,和意识形态关联不大。乔治一家在苏占区住了不到一年,也准备逃走。家里决定,乔治和他父亲行动方便些,先走一步,妈妈和弟弟暂时留下来。

1948年夏,乔治父子花了几天时间,到达离英占区5公里的一个小村。当地人告诉他父亲,通过一个森林地带再经一个铁路隧道就到了英占区。村民给他们指了路,他父子趁夜幕摸进森林,在里面转了大半夜,凌晨他们被苏军士兵发现,带到一个大帐篷里,里面有近60人都是当晚被捕的。苏军警卫班的头目可能是个宽容的人,他并不严格阻拦老百姓流向英占区,于是乔治父子就随着人流通过隧道到了英占区。也许,这是初期出走人群的侥幸。不久,到了1949年,东德政府成立,就严加控制了,否则,东德的劳动力就会大受影响。这时,想离开东德的人只能去柏林找机会,因为柏林这个城市也是四国分占。后来东德又建起了柏林墙,出走就更困难了。

过了7个月,乔治的妈妈和弟弟花了一笔钱,请线人带路,也逃到了英占区,从此,他们一家在英占区住了下来。二战时期和战后一段时间欧洲人民的苦难和时局的动荡,从乔治一家的遭遇可见一斑。

此后情况以及乔治如何移民加拿大,将在另文介绍。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