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香端午忆往昔
2015-06-19 12:00:51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浚含)农历的五月,一场暴雨,带来初夏的清凉。雨后潮湿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粽叶清香,绿油油的粽子重现在街头,又是一年一度的端午时节了。许多回忆在脑海中翻滚,隔着五月的雨雾,朦胧中渐渐清晰。

小时候生活贫瘠,但又极易满足。端午节前几天,我就开始兴奋,因为过节可以吃到平日少见的美味,还可以走出四合院,外出采购看街景。记得姥姥用粗糙的手拉着我,到东边小铺买红枣,到西口零售店买肉打油。那时我最喜欢去位于胡同口的山货铺了,为了迎端午,柜台上摆满了粽叶和马蔺,人们可以随意挑选,然后结账,颠覆当时顾客没有亲自动手挑选商品的权力的售货风格。欢声笑语充满店铺,大家交流着挑选经验,我相信只有聪明又能干的姥姥才能把最好的买回家。

端午的头一天,姥姥比平时起得早,目的是泡上一盆白白的糯米、一大碗红彤彤的小枣、闷上一锅绿绿的粽叶和马蔺。那天的三顿饭都比平时简单,姥姥要大搞卫生,规模同迎春节的腊月二十四,午后才可停当,我期待的包粽子,要等傍晚三姨下班,才可以开始。

终于吃完晚饭三姨也回来了,姥爷把八仙桌搬到院子里的柳树下,我座在桌前,看着在桌子上一字排好的米盆,枣碗,粽叶马蔺锅,幻想着粽子出锅时的诱人清香。

包粽子需要手指灵活配合,三姨博采各家之所长,在技术上领先姥姥,所以包粽子她是主角。绿绿的粽叶在三姨纤细的手里变得十分柔顺,几转几折糯米和大枣就被包裹其中,一个漂亮秀气的四角粽子成功!我高兴的把它放在蒸锅里。

姥姥几次实验都不能完美包出四角等距离的粽子,所以注定要给三姨打下手。她在负责理粽叶摘马蔺的同时,凭借着惊人的记忆力,讲着从上辈人那里传下来的端午习俗。从没有文化的姥姥的讲述中,我知道了屈原,知道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

微风中天色渐渐暗了,蒸锅里的粽子越来越多,姥爷已把蜂窝煤炉维护得火力恰好,待最后一片叶子用尽,意味着包粽子完工。坐上蒸锅添满水,便开始长达一夜的炖煮了。夜间姥姥要起来至少两次,一来添火,二来把粽子上下翻个,保证每个都沾到水。

早上我在粽香中醒来,姥姥已把热腾腾的粽子捞到大盘中。洗漱后我赶紧拎出一个粽子,仔细地拆开马蔺拨开叶子,迫不及待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紫红的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吃起来是那么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剥下的粽叶不能扔,姥姥把它们泡在水里,清洗干净后晾晒,端午过后,还能再包一次粽子。

如今我还可以吃到三姨包的粽子,但老屋里蜂窝火上的蒸锅煮粽子冒出的腾腾蒸气中,所带的竹叶香和糯米香,自姥姥离开以后,我便再没有感受过,无论我和三姨再怎么努力地模仿那所有的佐料和做法,那种香味也只能永远存活在我的记忆之中了。

又到端午,再次牵出对姥姥、姥爷的怀念,伊人已逝,黄鹤渺渺,面对远逝的亲人,在此默默地为你们祝福了!

今年我学会了包粽子,送给三姨,送给父母,送给公婆,让他们体会晚辈的成长,同时祝福他们端午节快乐!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