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兴趣 快乐练琴
2016-08-06 05:55:0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浚含)身边不少学琴的孩子由最初的兴趣盎然,到逐渐丧失兴趣,再到对学琴练琴产生抵触情绪。也有一些考过了十级甚至八级就再也不弹了,以致钢琴落灰尘封,令家长们十分懊恼。

其实,别说是几岁的孩子了,即使对于成年人来说,练琴也是一种需要相当定力的活动。而且,学琴应该跟学文化课一样,不可操之过急。不要一学数学就想当陈景润、华罗庚,一学物理就想做爱因斯坦,一学琴就想成为郎朗,因为不可能人人变成他们。对于一般人来说,弹琴就是为了愉悦生活。所以,练琴本应是件快乐的事情。老师和家长要设法保护孩子的初始兴趣,使之变成一生自觉的爱好。

记得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唱歌,正巧,家里有一架旧的脚踏风琴。假日,姥爷为了愉悦我们孩子的生活,时常弹一些儿童歌曲。每当姥爷脚踏踏板,带动风箱,手指落下,弹奏出《我爱北京天安门》的曲调时,我们几个与琴差不多高的小孩,随着悠悠琴声,扯着嗓门大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那个带劲,那个响亮,现在想起来都过瘾!

后来,姥爷在相应的琴键上贴了两组“1.2.3.4.5.6.7.”。这样,我们对着简谱,就可以弹出自己喜欢的歌曲曲调了。就是那时我认识了符点,认识了音符,认识了节拍。伙伴们在我的弹奏中,载歌载舞的,每每这时,我美得不得了。音符与幸福,流淌铭刻在我童年的记忆里。这是我学琴的起步阶段。

再后来,经济条件好了,老妈给家里添置了新钢琴,我在姥爷的指导下开始弹奏一些喜欢的曲目。每个曲子,都是姥爷为我量身定做而改编为五线谱的钢琴曲。在快乐的弹奏中,练习了指法,巩固了乐理知识,为后来进一步提高琴技,打下坚实的基础。

工作后做了音乐老师,每天离不开琴,我喜欢手指在琴键上跳跃,在黑白键中穿梭;喜欢在悠悠的琴声里,放飞心情,享受朋友钟子期般的知音点评;喜欢在余音绕梁的浪漫情趣中,感受着生活的美好。因此,我的大部业余时间被练琴所占据。

记得在二十年前的一场钢琴演奏会上,我第一次听到贝多芬的《致爱丽斯》,优美的曲调让我痴迷。回到家,在随身听里反复播放现场录音磁带,试着在钢琴上一个音一个音的模仿。后来,好容易找到了原谱,一个寒假,以每天花在钢琴上足有三个小时的时间为代价,终于可以音似曲似了,我录成了音频,让朋友们赏析!

老公常说:“一首听腻了的曲子,你上手一弹,我立即清新起来,突然变得好听了”。我知道这有鼓励我的成份,但也符合人的认知。记得有位爱乐者如是说,“上帝啊,请把我头脑中的音乐记忆抹去,让我重获首次听到他们时的快乐”。我和老公通过钢琴,而不是上帝,重新找回了这种快乐。

如今,钢琴陪我几十年了。练琴已经成为我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我们家庭心情调节器。钢琴家刘诗昆坦言人们对学琴的认识时说:“从小学点音乐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学琴有助于提高自身修养,但要成为钢琴家,那就需要天资了”。

一位在音乐领域德艺双馨的长辈,与我探讨对目前教学琴的看法时说:有两个问题需要家长明确,一个是学习目的,对一般孩子就是提高听觉艺术修养,丰富生活内容。另一个是学习方法,这是教琴者要注意的,要把培养琴童兴趣贯彻始终,而不是死练考级曲目。

尽自己的努力去理解音乐,理解音乐的细节与整体,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音乐形象和丰富的音乐,才是练好钢琴的前提。让音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并陪伴人的一生。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