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儿子表演小话剧
2016-03-15 05:55:15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星学)俺儿念初中后,选了“话剧”(Drama)课程,由于他姐先前未曾修过此门课,我们并不清楚其实情,国内中学无相应科目。开学后儿子回来说,是关于戏剧表演方面的,挺有意思。俺暗忖:这边的顽主玩心重,耍着学,没“输在起跑线上”那概念,及至临门大学课业也不重,寒窗偏暖,少刻苦读书的。俺早已入乡随俗,俩娃儿由他们去,喜欢学啥就学啥,只要兴致所在,儿孙自有儿孙福。结果他学的还行,演讲比赛拔得全校头筹,主演过老师编导的小话剧亦很出彩,毕业典礼上还得了该科目奖。

进了高中后继续,我印象中这课的“副产品”之一,是校方组织孩子们专门去纽约游览,实地观赏百老汇音乐表演剧,亲莅现场直击舞台剧艺术及氛围,提高感性认识。儿子以前曾随我玩过“大苹果”,此番故地重访纯属戏曲学习主题之旅,又是跟同窗们一道,盘桓于百老汇、苏豪区等美式文化娱乐的“温床”,观光的重点不同,并无重复,很开心长了不少的另类见识。

副产品之二是,在学校每年早春二月举行的表演节庆,称为“独幕话剧节”(One Act Festival),台现由学生们自行组织编、导、演的节目。这个一年一度的节气习俗不光在加拿大有,整个美国的高中也盛行,剧目每出规定限时四十分钟,或是众所周知的经典保留之作,或是出自本校往届、应届学生写手的原创剧。汇演中决出的优胜剧再参加当地的或者省/州的比赛,但没有全国性的总决赛,原旨意是鼓励少年们发挥自由想象力、创新表现形式和肢体表述的天份。在无电影学院、戏剧学院等专修演艺的北美高校体制中,这就算是高中基础的表演训练机缘与课业了。

通常每年秋季开学后,校方就鼓励学子们自行创作文学剧本,参加竞标公映。在俺看来这所谓的“独幕话剧”,就相当于国内舞台的“小品”,因此原创的文艺水准大致脱不了高中文科水平的窠臼,弗能苛求了,自是无法与咱条件反射联系之的神州各级春晚小品同日而语,但却有质朴幼嫩之美,训练栽培新人无数。

又从学生中竞选招聘导演、舞台总监之类的核心人物,继由他们遴选定夺送交的剧本,择优录取进行加工改编从而使用。接下来就是征召演员,也是爱好者们自己报名,经过初试、复试,当场展示各人的飙戏技能,由导演挑中演员,确认分别出演某剧本中的某角色等。同时,招聘制片人和海报制作者等,进行舞台设计、炮制宣传招贴画等推介活计。至于演出所需用的所有装束、道具、布景与化妆,音响、灯光与舞美效果,以及剧情简介和节目单张、入场券的设计印刷等,统统都由学生们自己来搞定,当然也少不了有才能的家人的鼎力襄助。这样就极大地锻炼了书生们的创意、动手能力,形成了一个典型的学生剧团,Drama的薪火就这样一届届地往下传承,经久不衰。

儿子去年就报名参加这项有趣的课外活动,结果当上了个“导演助理”,台前台后的没少忙乎。我们几番表示要去观赏他们的公演,他却说自个的工作在幕后、并不上台亮相,就勿扰吧。青春期的孩子烦恼逆反,说了毋庸俺们就知趣不再强求,以免好心办坏事,一切随他意。今年,他争取幕前展现,相中了一个入选脚本中的“男一号”角色,积极申请竞争,最终如愿当上了主演。从此便开始了背台词、练演技的冗长过程,每个周二、四放学后都要在话剧室里配戏苦练,有时晚上九点多才回家,十分地投入。就连在家洗澡时,浴室中也时常传来几声吼或戏声戏气的对白,俺晓得这是在演习呢,如此地被学业占着也好,省得光玩电游–现今的青少通病。

今年当然就没阻止我们前往观赏。演出那夜,爹娘姐我仨俱往学校一睹他的舞台秀技。每人十元钱一张的票早已订得在手,位于小剧场的前排座,全场座无虚席,观众多是演员们的家人与朋友,无不携带着相机、录影机等刻载下这一美好难忘的时光。今年共有三出剧献艺,儿子出演的那个列于中间。七点启幕,没有主持人作开场白,直奔剧作主题,故稍嫌有些突兀直白,加上所有的化妆淡,服饰朴素,投影简单,迥异于我所惯见的先行介绍、大屏幕烘衬气氛等套路,但这即是斯处的台风。

轮到儿子登场了,他毫不怯场,演得相当卖力,入戏很深,面部表情与肢体动作随着剧情发展而相应变换,哭与笑掺杂急剧时切换得不错,可窥出眼泪盈眶欲滴,挺不容易。我倏地感觉似乎不认得这小子啦,一下子就成人了,确实有些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家从没看得出来。愕然与恍惚间,时光仿佛又倒流了卅年,回到一己在大学登台演唱、参赛全市小品汇演打入半决赛的旧景,星移斗转,弹指之间!

演出结束后,俺们上前献鲜花给谢幕的儿子,他挺意外:华人爷娘也会整这浪漫事儿;问“看得懂否”,俺说连猜带蒙的大体省得。其实这仨节目,俩是科幻型的,俺英文不恁灵光,难免有如坠雾中之点。不过剧之寓意连在这边长大的小女亦不甚解,译不出啥来释与俺听,可见关键在脚本,“一剧之本”的剧本决定了剧的层次水平。不过对于家长们来说,只要是看到孩子个人的表现力尚不孬,就心满意足,应了那句老话“重在参与”嘛。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