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在多伦多的三个阶段
2016-04-17 07:00:2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栏作者:阿妍)移民多伦多十年,作为好吃之人,在多伦多关于吃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搜罗洋餐。十年前守住国门,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去香港还是办签证时不得不去了一趟。牛排,蜗牛,奶酪那都是书上图片上的镜中之月,提拉米苏,各式花样咖啡更是水中之花。走出国门了,花花世界让人眼花缭乱,心旌荡漾,那会子真是可劲地造,Tim Horton的甜甜圈波士顿cream那吃的是完全不怕血糖高的架式,每天早上摩卡,卡布其诺内心那是一付得瑟的状态。天天都喝咖啡,这玩意一天不喝就不得劲,完全就是宋丹丹小品里白云大妈的架式。吃个牛排,拍照;吃个意大利餐,拍照;吃个西班牙式海鲜,拍照。那家伙不拍照不吃饭。我今儿在哪哪吃了个日餐,我这里三文鱼就像白菜一样,炫呀,那个炫。不承认内心冒泡那是虚伪。

第二个阶段搜索中餐馆。把洋餐混了个差不多,舌尖犹如青春期叛逆出走的少年,最后还是要回家了。不得不说2010年后,中餐馆开始越来越多,餐饮的地域风格开始显现。而且留学生也开始加入这个行业,这些年青人给多伦多餐饮带来了一些生趣,也让爱吃之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从中国的东北到西南,从海派小吃到西域风情,“嘴大吃四方”在多伦多名副其实。每周拿华文报纸时最关心的是美食广告那版,哪哪出了新餐馆,是什么风味,哪哪又推出什么新菜,哪哪有什么特价,赶紧呼朋唤友去吃啊。那时,以吃到最新鲜最火爆的餐馆而得瑟。基本上谁要是在微信上炫“我吃了哪哪”,我内心都是哂笑–这是我早几个月前就吃过了的。每出一个新餐馆,若是没听到则罢,但凡有点风从我耳朵边刮过,那是一定不能让它溜掉的。

第三个阶段,淘民间美食。渐渐的多伦多华人移民越来越多,祖国的能工巧匠们纷至踏来,让爱吃之人有了更多的美味期待。我知道在GTA私家香肠腊肉做的好的有三家,过年时,一定会各家采购一点,一尝风味;有一家成都老太太,随女儿移居于此,家里养了二个大坛子,专做四川泡菜,做酸菜鱼我一般会去她家买酸菜(超市的一定有防腐剂添加剂),还有一位移居于此的老西点师,他做的奶酪包,蛋黄酥那是吃的放心,味道又正。有一位淮扬菜师傅,私家菜馆的肴肉劲道,咸香,目前我正跟他提出“大煮干丝”能不能外卖。更不用说多如牛毛的家庭饺子馆,包子馆。这些散落在GTA的私家馆子你不淘是不知道它的美味和乐趣的。我就像只勤奋的苍蝇,只要闻着味,一定会巴巴地飞去叮上一口的。

“爱吃”不知道是否也有境界之分,我努力地在民间淘着各式美食,它们是各大餐厅里没有的,独具个人风格的。这也如同写文章,风格才是最重要的。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