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夜坐等老鼠女儿出嫁
2018-02-12 16:26:48
来源:星星生活

——青田家乡过年的那些习俗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叶元凯)我老家在浙南青田县,我上世纪30年代在那里出生和成长,家乡的过年情景记忆深刻。

进入腊月各家早早就开始做很多准备工作。第一件是杀猪过年。由于要杀猪的人家很多,村里只有一个杀猪老师,因此要排队等候。到时候家里要请年轻力壮的朋友来帮忙。几个人把猪逮住,架在案板上,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猪血都喷到大盆里,留着待用。五、六十年代,买肉凭票,自己杀的猪,各家都要留几十斤过年,猪头也留着,板油约有8、9斤也留着炼油,其余的肉,大约二百来斤卖了,是一笔收入。

我们老家还有个风俗,杀猪当天,晚上把猪下水之类烧一桌,请至亲好友共品,土话叫“散猪辰”。我6、7岁就参加过这样的聚会,记得吃完还用竹签兴冲冲地插一块肉带回家,宾主尽欢。

蒸糖糕是年前一件重大的准备工作。糖糕是青田独特的一种年糕,历史悠久,过年时各家或多或少都要蒸一些。糖糕一般是糯米粉和籼米粉混在一起,再加红糖,掺些番薯丝、五花肉,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加些花生、红豆、红枣和桂花等等。放在蒸笼里蒸。粗木段塞在灶肚里慢火烧着,通常要蒸一夜。糖糕可以存放较长一段时间,是青田人爱吃的食物。到田里干活带一块糖糕当中饭,也可放在米饭上加热,粘粘的更好吃。

过年前主妇们还要包好相当数量的山粉饺和山粉馍糍。其做法是红薯粉拌入煮熟的芋仔,以增加其粘度,再掺揉均匀,做成饺子皮,以盘菜、碎肉、冬笋、豆腐等作馅,包成三角形的饺子,蒸熟保存待用,吃时加作料煮热。如果用较大山粉饺的皮,包上萝卜丝、虾皮、肉丁、葱末等馅,做成包子蒸熟,青田话就是山粉馍糍。

北方人过年吃饺子,青田人就是吃山粉饺,来了客人,就用山粉饺待客。青田小麦种植少,故以红薯粉代替,山粉饺颜色略灰,但口感润滑。同时各家都要做豆腐、炸豆腐枣(即油豆腐),再油炸些番薯片等作为茶点。

腊月里第一个祭祀活动是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是糖瓜、汤圆、麦芽糖等,有人还常用麦芽糖抹抹灶君画像的嘴,给他一点甜头,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平安”,到了正月初五,又要把灶王爷接回来,也就是在灶台上贴一张新的画像。农村的这些传统有其风趣的一面。

接下来家家户户要“掸尘”,也就是年前搞一次大扫除。大人们爬上爬下,门窗墙壁角角落落的灰尘都要扫除一新,准备干干净净迎接新年。我们儿童也随之愈来愈兴奋,急不可待地等待新年的到来。

除夕下午4时许,家里要祭祖,请祖宗和我们一起过年。我们的祖屋当中一间空著作为祭祀之地,每家有一张祭桌,摆上供品,碗筷和酒杯齐备,人们恭恭敬敬地斟酒。一时香烟缭绕,热气腾腾。然后人们退立门外,不打扰先人用膳。约半小时后,焚烧黄纸,礼送祖宗们归去。

平时我觉得这都是农村的迷信传统,直到家里有亲人去世,才感到在这热闹的年关,后辈设祭,请去世的老人来和我们共享,这就是缅怀逝者,是亲情的体现,也是一种内心的自我安慰。在这样的时刻我不由地想起去世亲人的音容笑貌,感到酸楚。

三十年代抗战时期,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很一般,在我的记忆中,年夜饭没有像现在这样哄抬到高度。蹄膀是道大菜,青田田鱼外观金黄,是过年好彩头,表示年年有余,是年夜饭的佳肴,它是家乡特产,养在稻田里,吃害虫,有利于稻田增产。梅干菜烧肉也是少不了的,祖母常将其中肉片深埋梅干菜下面,我知道其中奥妙,从底下挖出来吃。

吃过饭,除夕夜要守岁,也就是通宵不睡,这个习俗历史相当悠久了,苏东坡诗曰“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记述了守岁的情景。天黑后大人们开始在门里、门外过道的地面插上点燃的红蜡烛,增加过年的气氛。我们小孩子会感到新奇和兴奋,大人会鼓励我们坚守一夜,不要睡着错过半夜老鼠女儿出嫁的热闹景象。

我大为不解,从来没有听说过老鼠囡也要出嫁,我精神提起来要守到半夜看热闹,但是坐着坐着就睡着了,第二天一早我醒来,大人就给我描述老鼠囡出嫁的景象,使我后悔莫及。

家乡习俗,除夕半夜要接佛。据说,神仙们要下界考查人间善恶。因此,堂屋里设供桌,供品有公鸡、猪头、猪尾,表示有头有尾,同时焚香秉烛,祈求神灵在新的一年里赐福。这是很庄严的祭祀,大人们态度恭敬严肃,我那时是6、7岁不懂事孩子。有一次我半夜醒来,看见大人们正在祝祷,我怨他们不早点叫醒我,开口就是一句家乡的土骂,奶奶随手就用一张当时人们使用的土草纸把我的嘴一抹,意味着我说的是屁话,请诸神不要在意。

到了年初一早晨,第一件事是放“开门炮”,也就是放炮仗庆祝新年开始。大人们先放一串小鞭炮,再放3个大爆竹震天动地。放炮后碎纸片满地,大人拿起扫把清扫。一面嘴里说:蚊虫虼蚤往外扫,金银财宝往里扫。

我那时对拜年很感兴趣,小孩子对上辈行跪拜礼,我们也觉得很有趣。三十年代人们生活贫困,没有红包之说,我记忆中少有压岁钱的印象。我7岁时曾兴匆匆地到本村各户去拜年,到一家门口便大喊:拜年啰,村里人都互相知根知底,看我好玩,都给我抓把番薯片、枇杷梗(一种油炸面制小食)、日头佛花籽(青田话,即向日葵籽),里外村一圈,装满一布袋,我兴高采烈地提了回来。

大人也带我去亲友家拜年,人家赶忙烧点心招待,也就是山粉饺、蛋面之类。我高兴地放开吃下去。有时周围亲戚闻声也送来点心,一涌而来4、5家的点心,我到最后只得眼睛看看满桌佳肴,有的品尝几口,肚子滚圆,无法再撑下去。

过年时,家里放得宽,小孩子可尽兴玩,大点的孩子就玩滚铜板游戏,滚得最远的有权用他的铜板回头炸后面的,炸中就归他。我们小一点孩子的铜板慢慢就输光了。

初一开始习俗好些天不动刀切菜,都吃年前准备好的食品。家里早就准备好八宝菜,可吃半个月。八宝菜是以红白萝卜丝为主,加入腌萝卜丝、豆腐干、腌白菜、香菇、冬笋丝、油豆腐丝、海带丝等等,凑成8样,用素油炒成。

正月初八后代还要去祭扫祖墓,这也是我们老家的传统。我们叶家祖先源出河南南阳郡,南宋时战乱南迁到长江流域。最初的太公墓分散在村子周围的西源口、后梅和馒头山等地,我们家族有祭扫传统,年年在墓地放炮和分饼。放炮是一家十响,我不在老家,弟弟代为承担。

饼是本地出产的糖饼,凡到墓地祭祖的每人二枚,为了奖励子孙读书,上了中学的可得10饼,大学生20个饼,那时大学生只是个别的。后来大学生、中学生多了,改为65岁以上老人每人10枚。全球各地的子孙曾给村里的宗亲捐赠了一些款项,所得的利息每年用于购饼和维修祖墓。来自子孙,用于子孙,激励后人。因为有饼分,墓地总是人头济济,炮声隆隆。

我们村里有老人会,会址是一所三层楼,外墙上的会名是本村老人也是我1939年小学一年级同学章松题写,室内有图书、报纸、乐器,几张方桌供老人打麻将,室外空地上有健身器材。我弟弟算盘打得好,多年担任老人会会计。老人会过年时要给老人们发年礼金,要会餐,村里的儿童来给爷爷奶奶拜年和表演节目。

过完正月十五元宵节,热热闹闹的过年的活动就算结束,春耕大忙开始,农民开始新的一年的劳动。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