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好棒!孩子们自己制作电影
2018-10-10 17:07:4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阿妍)电影行业一直以来以其绚丽的光环而受到大众的喜爱。在很多人心目中,电影行业好像仅仅指演员,很多人和我一样,对这个行业其实并不了解。我女儿连续二年参加了大多伦多地区Director Cut青少年活动。通过她的作品和日常叙述,我开始了解到电影机构培养下一代的一些内容,深感加拿大教育的包容与丰富多彩。

任何一个行业都需要不断培养下一代,电影行业也是如此。每年暑假,针对青少年的Director Cut都会在大多伦多各个区设立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电影课程。

最开始,我的女儿在列治文山市参加学习。为期一周,每天早上9点到下午4点。在这一周里,同学们首先分成不同的小组,各小组成员要商量自己小组的拍摄主题—主要内容。然后,由其中一人回家写好内容。第二天,大家讨论角色和台词,最后修改定型—整个故事的流程,角色 ,台词。相当于完成剧本。第三天,开始拍摄。

记得当时我女儿是自已化妆,自带服装 ,还要自己带道具。小组成员里,有几个当演员,有一个负责摄影,还有的做其他工作。第三天要完成剧本大部分内容。第四天完成拍摄,同时,下午要在电脑上完成整个故事。第五天,作品展示。

老师在整个过程中只负责解决问题,当大家出现什么问题时,老师会帮助大家解决。但老师不做任何评判。不会说:这样做不好,这个故事不好,这个怎么这样做。全部靠各小组成员自己的协调和商议。老师最后将各小组的作品投影到教室的墙上,大家一起分享,不作评奖。

今年第二次参加Director Cut,我们选择了在Newmarket为期二周的课程。当时报名时,老师说这个项目是要准备去参加比赛的一个项目,所以,需要孩子的年龄,理解力达到一定水平。这次是老师亲自掌镜拍摄。这次的过程要艰难得多。

和第一年一样,首先要选演员(剧本老师已经有了)。女儿回来告诉我她选上了唯一的女角色。我问为什么?她说:老师问,你们谁可以假哭?她举手说:我可以。老师让她在班上当着同学们哭一个。她就捂着脸“嗯呜呜嘤”装腔作势“哭”了一通。全教室没有其他女同学举手,最后老师说:好吧,就是你。

这次她带回剧本,认真背自己的词,记住对方的词,知道什么时候该自己说。这次的内容比第一次自己创作的故事要复杂一些,内容上需要记的也会多一些。

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虽然走完了,但拍摄时远没有第一次那么顺利。

某天回来,表情很不好,问她,她很委屈地说:老师每次拍完都说perfect, perfect。但还要再做一次,他又不说哪里做的不好。这孩子,哪里懂得老师其实是在鼓励你,但你做的肯定没有达到他的要求。所以才会一遍一遍来。

某天又因为跑错了位置让老师吼了一句。某天因为另外小演员玩得开心,忘记了拍摄,老师又生气了。太理解老师面对小朋友们难以控制时抓狂的心情了。

这样的活动让孩子懂得了电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它不是一个人的功劳,它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大家一起工作的成果。也懂得,在别人表演时自己要打下手,没有表演任务时,要做场工,做道具。

最后,电影在列治文山市一家电影院试映给家长和邀请的朋友看。能在银幕上看到自己的形象,孩子内心的喜悦是难以言表的。最后,老师让所有孩子都上台,感受来自父母和朋友们的祝贺。

需要说明的是:这是一个电影制作活动,不是表演课,所以,老师不会教表演,所有孩子的演出都发自内心,没有任何表演技巧。孩子参与的活动是:

从故事剧本开始,写故事,设计故事情节,这需要小组讨论,角色确定,有的孩子不喜欢演,分工确定,有的需要做摄影,有的要打光,正式拍摄,这是大活。大家要协作共同完成最后的合成,相当于剪辑,然后配上音乐效果,形成最后的影片。

所有过程都是孩子们参与制作。当然会遇到不懂的,不明白的。老师就会在这时出现帮助大家。老师在总体上把控整体,比如总有调皮的孩子在其中不听指挥,比如有孩子偷偷把道具吃了,比如某个小男孩特别爱自己头发,每次拍摄前都要弄半天头发。在现场小故障太多了,真是防不胜防,老师真是做的蛮操心的。

如果有兴趣,明年夏天也不妨让自己孩子来个电影之旅,一定会很特别。很感慨,像这样年复一年的培养,谁敢说未来的电影大咖,行业大佬不会出自其中呢。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