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充满兴趣 缅怀与老友乔治相处的岁月
2019-12-16 18:06:3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叶元凯)老友乔治不久前衰老去世,享年85岁,我和他有近20年友情,深感忧伤。

我们2001年来到基奇纳,一位邻居邀我去社区俱乐部打乒乓球,见到好些有同好的老人,休息时乔治特地来和我聊天。他对中国的长征、毛泽东在延安的革命活动、中国的对外开放和万里长城特别感兴趣,同时对加拿大南面的强国意见多多。我们有共同语言,谈得很投机,后来他又邀请我和老伴去他家看看,请我们品尝日耳曼式的茶点,我们也请他夫妇来我们家吃饺子,看我用中国带来的小摇面机摇面条,品尝陕西风味的炸酱面。


【图1:乔治夫妇请我们品尝德国风味茶点】

一年后我们回中国,但仍保持通信联系。他感到自己年纪大了,要趁早回欧洲度过青少年时光的故地看看,他从匈牙利、德国给我们寄来了风景明信片和以几代中国领导人的套娃。

乔治的祖辈两百多年前从德国移居匈牙利,他爷爷和父亲都从事木工,打造精美的家具。二战末期,布达佩斯被困,居民断粮,他们无法只得到城外农民地里挖土豆和胡萝卜,红军进城后,他和其他孩子就围着部队的行军灶要些吃的,女炊事员常分给他们一杯羹。东欧新政权确立后不久,1947年突然要求日耳曼裔移民统统立即返回德国,给每家半小时收拾行李的时间,乔治母亲慌慌张张地用床单包了些孩子路上吃的,就被扫地出门。他们坐闷罐子车被遣送到东德。


【图2:1935年乔治两岁,和父母摄于布达佩斯】

他们家在东德呆了一段时间,当时有一股出逃去西德的风潮,乔治一家也被卷入。他们来到边境,夜间在森林里转悠,结果转了一夜仍在原地,最后贿赂边境哨兵进入西德,定居在边陲小城Constanz。乔治在西德上中学、大学,选择建筑专业。他们家的住地,离瑞士、奥地利、意大利都不远,假日他和同学常骑自行车去玩。这是他快乐的青春时光。

50年代中期,欧洲有不少人移民美洲,乔治和几位好友1955年也坐一艘海轮奔赴加拿大,8天的海上航行让他们吃足苦头。途中恰逢一位友人的生日,餐厅特地为他们加菜庆贺。可是大洋波涛汹涌,他们个个狂吐,没有一点食欲。这次飘洋过海的情景给他留下难忘的记忆。

他到达后就加入建筑行业,曾参加斯特拉特福城莎士比亚剧场的建设工程。开始时一周挣50加元,每周房租只需8加元,伙食5加元,很快他花50加元买了辆二手车,第一次加满油只需2加元。这些当年趣事他记忆深刻。过一段时间,他回德国完婚,把夫人带来加拿大。乔治由于从事建筑,随着工程需要,去过加拿大很多地方。

2008年乔治夫妇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一起返回离开了50多年的德国,看望那里的亲友,乔治一人还回了趟匈牙利,他是11岁离开那里的,已经过去了62个年头。可是没有几天,匈牙利语就脱口而出了,可见少年时学到的语言记忆深刻。

在布达佩斯他特地去看看二战时住过的地窑,他说,那就像中国西北的窑洞,不怕德国飞机的炸弹。2011年乔治的夫人因癌去世,老头一人孤零零地住一所大房子。


【图3:2008年乔治重返布达佩斯,回访二战时住过的地窑】

2012年我们再次来到基奇纳,我们的老人公寓还没有批下来。乔治就邀请我们住到他家里,他表示不收我们房租,我们一起住了一年。在那段时间,我们经常一起方方面面交流,看彼此收藏的老照片,回顾一生的历史经过,我帮他整理照片,存入电脑。乔治爱读哲学书籍,对孔子、老子都有所了解。他特地给我们放映英格丽褒曼主演的电影《六福客栈》,故事发生在山西,抗战时把一百多难童送到西安。

我们明白乔治的用心是让我们观看和中国有关的内容,提高我们的兴趣。他也常开车带我们出游,看望他周边的老朋友。我们年龄相当,志趣相近,很有共同语言。

乔治夫妇生育了二女一男,大女儿芭芭拉本世纪初先后在中国的江西、广东收养了一女一男。女孩微萍这个名字还是我译的,表示小小的青萍从中国漂到加拿大。所以他们家里有中国情结,室内挂中国结和中国画,用中国日历,本地收养中国孩子的家庭常一起开展活动,吃月饼,学唱“茉莉花”等中国歌曲。


【图4:芭巴拉教女儿寻找她的出生地江西省】

我们住到乔治家后,芭芭拉邀请我们给微萍辅导学习中文,我们很高兴承担这件事,每周给孩子上两小时中文课,还教她唱“在那遥远的地方”、“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等民歌,总共学了三年。芭芭拉是个好妈妈,每次上课她都坐在旁边,和她女儿一起学。我们还教她们母女包粽子、汤圆,了解中国文化传统。


【图5:我们每周辅导微萍学中文,她妈妈在旁一起学】

夫人去世后,乔治深居简出,把汽车送给教会,有时到附近超市买些食品,生活很简单,早饭和中饭合为一顿,称之为brunch , 下午一顿安排在5点前后。他从不开火炒菜、煮饭,只是吃些现成的酸奶、一片面包,一个桔子或半根香蕉,切一小段香肠,有时煮个蛋或玉米棒。我们做饭时给他送点菜,他一律以吃不惯中国菜婉拒。大女儿每周来看望他,带些做好的菜。

乔治养了两只猫作为宠物。猫很依恋他。他躺在床上看书、看电视, 猫就跳上来,卧在腿旁,一边一只。等乔治疲倦想睡了,就对猫小姐们说:OK,Girls,两只猫都懂英语,明白乔治的意思,立即起身跳下床离开。第二天早晨起来,猫等在门口,围着他的腿转,等他提供早餐。猫给乔治增添了很多情趣,减轻了夫人过世的悲痛心情。看来养猫对乔治还是有好处的。

今年9月中旬我们去看望他,顺便把我电脑里储存的几百张老照片拷进他的电脑,都是有关他生平经历和我们共同活动的照片,他感到很高兴。过后他在10月初的邮件表示,这些老照片引起了他对往日美好的回忆。他告诉我,他在书中看到庄子在两千多年说过:“彼出于是,是亦因彼。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

乔治相信庄子的看法是正确的,生和死是一致的, 因为存在就是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过渡,所有的形式都符合它们的本意。死亡和生命也是永不停止的转变,它们不是一个开始的结束。

他在10月4日用电子邮件把庄子的语录发给儿女,也发给我。他要求儿女们不应为他的离世悲伤,相反应该庆贺,就像庄子那样为妻子去世鼓盆而歌。儿女们感到很难办到,他们挚爱父亲。

过了几天,乔治感觉到他最后的日子快要来到了,他开始整理遗物。他把自己爱读的论述世界著名哲学家的专著留给我,庄子是其中之一。他把庄子论生死的语录用浓笔圈起,他又给我写下了最后一张赠卡,他表示,我们俩是他家最好的朋友,他女儿和孩子以及他本人都永远记得每逢星期日我们去他家给孩子教中文的情景。乔治表示,这种美好情谊令人难忘。我们看了乔治最后给我们留下的遗言,心情激动,这是好友在离世前向我们表达的心声。

他以前告诉我,他父亲去世前10天就停止饮食,静静地躺着,默默地过世,乔治也许就是想按他父亲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过世前5天孙女来到他床前和他说话,乔治的猫伏在他脚边,似乎也有预感。家人拍下了当时的情景,这是乔治最后的照片。他于10月23日去世。


【图6:乔治去世前5天和孙女最后的留影,他的爱猫扶在他身边】

我们去殡仪馆吊唁,在入门的签到处摆着赠给亲友的纪念卡,上面有乔治神采奕奕的遗照,扉页上印着庄子的那段语录和泰戈尔的名言: 死亡是晨光中熄灭的灯,因为黎明已经到来。

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告别乔治,我们明白,一位睿智的好友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