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文字内涵 轻松学写中文字
2011-05-26 18:07:1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星星生活》报去年曾经发表过一篇记者捷克佳写的题为“加拿大华人后裔的小文盲部落”的文章,文中列举了几个加拿大华裔后代的中文现状,之所以称他们为“小文盲”,是因为他们虽然能听懂会说一些中文,但是能认识的中文字却非常地有限,以致不能用中文阅读和写作。

文章最后呼吁:“如何激发青少年特别是华人后裔学习中文的兴趣和热情,是一个极为迫切的课题,企盼通过他们传承中华文化更是任重而道远。”也经常听到周围的家长这样说:我的孩子对中文大字不识,是个名副其实的睁眼儿瞎!

“汉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这样写到。把既赏心悦目又动听的语言传授给我们的下一代,为肩负传承中华文化重任的华裔后代扫中文盲,对我们来说是责无旁贷的。

汉语和英语不同,有人把英语称为“音频”,就是说只要知道发音就能根据英语的拼写规律写出来,所以它的听说读写都可以依赖声音来完成。而汉字则绝不仅仅是声音就能表达得了的,因此被称作是“视频”,不仅有声音,还有图像,有艺术,甚至有历史。

视频的处理显然要比音频复杂,所以,我们这些每天都说英语,熟悉音频技术,接受西方教育的孩子,再学习视频技术,确实需要花费一些心思。但仔细想想,我们会发现汉字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更不是难于上青天的事情。

“日 月 山 川”是最简单也是最典型的象形文字,学习中文的孩子对这样的文字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

“木”字下面加个“一”,就表示树下面的根,叫做“本”。这就是汉字的指事字。

把几个字组合在一起产生新的字,是会意字。比如两个“木”是“林”,三个“木”是“森”。

一半表音,一半表意的形声字有很多,相信我们都不难发现,很多跟水有关的字都有“氵”旁,跟树木有关的都有“木”字旁,和身体有关的有“月”字旁,等等。

几千年来,汉字不断地发展和演变,经过了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记载着中华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性格,并不是僵硬的没有生命的符号。

有一些字,在教孩子写的同时,还可以和他们一起领会其中深刻的人生道理,把品格教育融入中文教学。

舒=舍+予,懂得舍弃和给予的人,才能活得舒服。
智=知+日,每日学一点新知识,才能变成大智慧。
信=人+言,对待他人要讲究诚信,首先从语言开始。

像这样把一个比较复杂的字拆开来,很容易就把字记住了,不再需要把每个字反复写好几遍的死记硬背的方法。

在学写“青”这个字的时候,有个孩子是这样理解的:上面的“三”,和下面的“月”,组成“三月”,“三”字中间的一竖就代表长出来的草。“三月开始长草了,草是绿色的,就是青。”这个字就这样学会并且记住了。

“飘”这个字笔画比较多,有个孩子说:“西二小风”,这样真是太好记了!

“海”就是“在海边每天都能看到水。”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的理解。

汉字的形音义相结合的特点确实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联想空间,不同的人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中文水平,只要在逻辑上说得过去,能有助于记忆,都可以鼓励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比如“胡”这个字,有个孩子说“十口吃个月亮”,另一个说“十口吃个月饼”,再一个说“古老的月亮”。

很多人现在都在讨论汉字的繁体和简体,其实在海外,我们见到中文字最多的地方是华人超市和餐馆,还有就是中文报刊,这些地方用的都是繁体,虽然笔画繁琐,但是利用这样的拆字游戏就不难掌握了。

“烟“这个字的繁体是火字旁,右边上面一个西,下面一个土。有露营经历的孩子告诉我们说, 有火才能生烟,所以是“火”字旁,木柴堆起来的样子像“土”字或者炉灶的样子,上边架个锅做饭,锅的样子像“西”字。

简体字的烟是“火”字旁,加个“因”,既然是简体字,解释也简单,“因为有火,所以生烟”。

经常和孩子们做这样的游戏,不仅使得很难记忆的中文字变得容易了,还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从而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从中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神奇和精深,达到激发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的目的。

语言包括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相互关联,缺一不可。掌握的字多了,阅读和写作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一句谚语:“学会一种新语言,得到一个新灵魂。”我们的孩子有着学好中文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他们在学习中文的同时,更能体会到语言背后所蕴藏的不同于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传统,也就使他们能更容易理解在中国成长起来的父辈们,从而更容易和父母交流,这交流不仅仅是语言上的,更有思想文化上的沟通和相互包容。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