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节,读一首诗寄相思
2022-05-10 09:08:39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母亲节,是一个歌颂母爱的日子,也是一个感恩的日子。送给母亲一张贺卡、一束鲜花,为母亲做美食,带母亲出门游玩,表演个文艺节目,等等,都是做子女的在这一天向母亲表达爱意和感恩的方式。

然而,这些对于与母亲远隔重洋,特别是目前处在疫情期间的我们来说,都难以实现。如此说来,母亲节还是一个思念的日子。

我最初知道母亲节这个节日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去英国留学后的第二年,因为当时中国还没有母亲节,所以我就向母亲介绍了这个节日,并且每年都在这之前写信时向母亲问候节日快乐。

在海外生活的三十多年里,除了父母几次来加拿大探亲时,我们一起过过母亲节外,其余的母亲节,都只是限于问候而已。从最初的书信往来,到后来的打电话,又到现在的微信。我也不会什么才艺,所以做不了什么其它更多的。

今年母亲节的前一天,我正在学习朗诵的高原声音语言艺术中心在线上举办母亲节诗诵会,我也报名参加了,想以诵读文学作品的方式过一个有别样意义的母亲节。

我从去年开始学习朗诵以来,时常把我练习的录音寄给母亲。母亲表示不仅喜欢听,而且还在听到我的录音时,回想起我上小学时在全校大会上发言的样子,想起我以前在国内时的许多往事。

此次母亲节诗诵会有六个指定作品供大家选择,我选来选去,选中了诗人阿紫写的《娘的那扇窗》。我原本以为这样一首短诗会比较容易,然而,很快我发现,就像写书法一样,越是笔画少的字越不容易写好,因为每一笔都十分重要,而且结构和位置都更难把握。

这首诗虽然不长,但是不仅每一句,而且每一个词,甚至每一个字都是有情感在里面的。比如高原老师给我们讲第一句“娘一挥手,我就又去了远方”时说到:这一挥手,不是简单的一个挥手的动作,它里面有着许多的内涵,既有不舍,也有牵挂,还有祝福与期盼。

我也上网找到诗人阿紫分享的这首诗的写作过程的视频,从中得知:诗人阿紫常年在外地工作,多次与母亲告别,而且身处异乡时,与母亲彼此之间的牵挂,于是写下这首思念母亲的诗歌。

她的经历与我十分相像,我从1990年出国以后,无数次地回国探亲,也无数次地与故乡、与父母、与亲人挥手告别。这样通过仔细分析体会,挖掘出许多以往并没有在意的情感。

为了感受文字后面的画面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这首小诗所蕴含的母亲和子女间的情感,我上网找到几幅相关的图片,有星星和月亮的窗口、紫色的小花、向日葵一样的太阳……做成PPT并录制成视频。

一遍遍地体会带上故乡亲人所有的记忆离开后,母亲期盼子女的那扇小窗里是怎样呈现星星、月亮、小花和太阳的,又如何由此联想到自己的孩子的笑脸的,以及这张笑脸的珍贵。在母亲的视野里,随时随地都有出门在外的子女的身影、一言一笑……

我也回想我以前每次回国和离开时的情景,正如诗人阿紫所说:挥手告别的时刻,我是从来不回头的,不是不想,而是不敢回头。

曾经有几次,我国内的同学在我离开时来送过我,她们不解地问为什么我与父母分别时刻会那么平静,而不是依依不舍,抱头痛哭的。我轻描淡写地回答“因为在外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

其实,真的是只有亲身经历,才会明白。多次离开父母,离开故乡,这是一种不舍,也是一种无奈。既然知道分别是必然的,彼此就都小心翼翼地不去触碰那个痛点。

我也还记得有一次我离开时要带一件新买的外衣。母亲有个习惯,每次新买回来的衣服,她都要给每个扣子再缝几针加固,以免扣子掉了之后找不到,不好再配相同的扣子。但是,那一次因为时间匆忙,还没来得及做这件事,我就要走了。

于是,母亲在送我去机场时,特意带上针线,在我等着过安检时,完成给我的这件新买的外衣扣子加固的工作。父亲当即拍照留念,成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真实写照。

这件衣服我穿了好多年,也洗过很多次,所有扣子一直都牢固的没有掉过。

有了这么多的真情实感和准备,诗诵会上顺利完成对这首诗歌的诵读。在整个过程中,除了发觉在朗诵方面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还有每次练习都是一次仔细体会和感受我们与母亲、与故乡的爱恋与思念之情。正像诗的最后一句写的“每天,只要这么一想,我就从异乡回到了故乡。”

目前疫情隔断我们回国之路已达两年多,只能是在梦里回故乡,把思念和牵挂都埋在心里。但是,我们都清楚地知道:无论子女走到天涯海角,母亲一直在身后,带着激励的目光,含着希望的眼神,挂着期盼的笑容。远在异国他乡的我们虽然只有寸草之心,但也要尽己所能报答慈母的恩情。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