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甘宁环游之兰州:牛肉面之城
2011-07-25 20:58:2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叶元凯)火车行驶了一夜,我们在早晨6点多到达兰州。老学生小龚开车来接我们。我们在车站广场的铜奔马像下摄影留念。铜奔马是在甘肃武威发现的汉代文物,已成为中国旅游标志。

小龚是我70年代的学生,说是小龚,其实已经50出头了。他80年代下海,现在经营得很有成绩。这次我们来他诚心接待,陪了我们3天,还请了一位导游小姐小冯照料我们4个老人,随时讲解,使我们得益匪浅。

小龚给我们预订了VIP级的外滩酒店(Sea Side Hotel),当然,开窗见到的不是黄浦江,而是黄河。兰州南北群山对峙,黄河由西而东穿城而过,兰州市也就依山傍水一字摆开,所有景点也都在南北两边的河旁或山上。

小冯为了让我们对兰州总体状况有个了解,先给我们念了两则顺口溜。其一是“一碗面,一条河,一本书,一盒烟”。前两点我们好理解,一定是指牛肉面和黄河,后两点还一时猜不出,她指点说,书就是“读者”,烟是“兰州”牌香烟。我们都不是瘾君子,对烟说不出子丑寅卯,“读者”可是知道的。我们孙女读高中时,期期必买。多伦多的书店里也有它的身影。“读者”就是在兰州创办的。

她介绍的第二条顺口溜是关于兰州一带的特产或风情: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当军舰,古老水车悠悠转,还有百合和洮砚。她说,希望我们在今后几天的参观里慢慢体会它的含义。

**兰州市内景点

我们先去水车博览园参观。它在黄河南岸。公园里有各种造型的水车数十台,最大的直径达16米,它们都在咿呀转动。水流冲动车轮叶板时,推动大大小小的水车转动,水斗便舀满河水,等转至顶空后再倾入木槽,源源不断,流入水道,灌溉花木。除了水推动的,还有人手推的、脚踏的,用驴拉的。

公园里立着一位五百年前的兰州人的塑像,他是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的进士,名叫段续。他在云南任道御史时,观察当地水车构造原理,绘成图样,带在身边。回归故里后,便仿制水车,于1556年研制成功,造福桑梓。

以前生活在黄河岸边的人们就靠水车取水灌溉农田,到1952年还有252台水车林立两岸,成了兰州一道特殊的风景线–到处是“古老水车悠悠转”,所以,兰州也被誉为“水车之都”。现在随着供水系统的完善,水车已成为历史,只是摆在公园里缅怀历史。这样的博览园可能是全国唯一的吧。

出了水车园就到附近的中山桥参观。中山桥是一座步行桥,五孔五拱,过桥到黄河北岸。站在桥边t望,对面白塔山上庙宇庄严,宝塔直插九霄,黄河水奔腾东去,不舍昼夜,水色不黄,这里离黄土高原还有相当距离。

据桥边的石碑记载,这条桥历史悠久,最早开建在明洪武5年(公元1372年),清光绪33年(1907年),清政府聘请美、德人士作技术指导,建起了长233.33米、宽7米的黄河第一座铁桥,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它是5464公里黄河上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因而被称为“天下黄河第一桥”。1942年改名为“中山桥”,它是一座横跨黄河的百年铁桥,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也是兰州的一张城市名片, 兰州民众对它有着很深的情节。

黄河大桥下面有一个小码头,是供游人乘坐羊皮筏子的。我们也过去见识一下。有几个羊皮筏子竖在岸上,十三个羊皮囊成三排排列扎在一起,两头四个一排,中间五个一排,每个羊皮囊就是一个全羊剔去内脏后充气而成,依稀还能看到头和四肢的形状。

这种筏子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携带方便、一个人背起来就走了。它吃水极浅。在河面宽窄无定、河水深浅不一的黄河激流中,它灵活自如,大显其能,不怕搁浅,不畏急流和旋涡,能神妙地绕过暗礁和浅滩。因此,被称为世界上最轻的船只。以前黄河上就靠羊皮筏子搞航运,所以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称。

诗人曾这样描写羊皮筏子:轻似沙鸥水上浮,随波一刹过前洲;夕阳散尽山村客,负筏人归月在头。但是,黄河水比较湍急,尽管游客穿了救生衣,坐羊皮筏子过河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只有某些勇者还悄悄地在黄河上延续着古老文化的遗迹。

由大桥向西面过去一点就到了著名的“黄河母亲”雕塑像。雕像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

雕像中的母亲抬起头望着孩子,身子平躺着,象黄河一样波涛起伏,凛然而有大气,孩子躺在母亲身上,说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文明的发源地。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注视这个雕塑,每一个炎黄子孙不由地产生一种自豪感,为黄河而自豪,为中华而自豪。

接着我们去黄河北岸游览龙源园。这个公园就在黄河水边,东西长300米,南北最宽处60米。公园围绕“龙”这个主题,以九个方面的景观加以形象地展开,如龙文、龙诗、龙图腾、龙字书法、龙成语、龙楹联、龙生九子等。

在公园中部有一个伏羲八卦造型的三阶圆坛为主体建筑,在八卦中央突起―座高9.9米的书法狂草“龙”字,这个龙字象真龙一样一飞冲天,气势如虹。这种用一个中国字构成的雕塑很别致,有着强烈的美感。

公园北面的墙壁上还展出一长排用黑色大理石刻制的“龙”字碑廊,碑高1.5米,宽1.1米,共99通石碑拼接而成,全长108.9米。设计者选取了中国自甲骨文、金文以来古今书法家以篆、隶、行、草、楷、简各体书写的龙字1352个,又收集少数民族文字所书龙字45个,加上海外华裔及韩、日书法家自七世纪至今所书龙字74个,共1471字,全部刻在石上,真是洋洋大观,集“龙”字之大成。

每个字下面都注明书者姓名、所在的朝代及字的出处。王羲之、颜真卿、怀素、米芾、黄庭坚、赵佶等大书法家都有多个字收入。兰州的文化工作者真是为子孙后代做了一件大好事。兰州龙源园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以“龙”为主题的主题公园。

我们还参观了白塔山下的兰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有专门的工艺美术工作者现场表演剪纸、微雕和泥塑的工艺。在剪纸室,展出了胡锦涛主席在甘肃定西县农民家里的剪纸作品,引起参观者很大兴趣。

微雕室里全是“吉祥葫芦”的微雕作品。兰州人特别喜欢葫芦,因为其谐音是“福”、“禄”。晚清时期,人们开始在葫芦上雕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有人刻“桃花源记”、“十八罗汉”、“竹林七贤”等古诗画。微雕葫芦便逐步成了甘肃民间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微雕葫芦艺人要具备诗书、国画、印章等各方面的知识,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小小的刻葫芦已经逐渐成为兰州的一个旅游名片。

在泥塑室,室主岳云生先生的作品堆满了四周的橱柜。他的作品惟妙惟肖,使人看了爱不释手。岳先生的目标是创作出3千个各界人物的形象,现在离目标已经不是很不远。

岳先生已经过了知天命之年,他这样表达自己的心态:“冷眼看,名利场,随心玩,不经商”。他在工作室里,一壶茶,一卷书,有了灵感,就捏几个泥人。他很欢迎我们来参观,仔细回答我们的问题。兰州市给这些工艺美术大师创造条件,让他们发挥所长,保留了地方民间工艺,是一项很有意义之举。

我们参观的最后两个景点是省博物馆和地质博物馆,两者相距不远。甘肃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西出阳关无故人”,是多民族交融之地,也是佛教文明的发祥地,莫高窟、麦积山典藏丰富。合川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也保存在馆中,站起来几乎有5层楼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省地质博物馆1943年建立,本省各地的矿石、岩石标本收藏完整。温家宝总理早年在省地质队工作过,我们看到,他在找矿时写下的笔记,整整齐齐,一丝不苟,体现了他的一贯作风。

**兰州的牛肉面

短短3天我们参观了7处景点,收获良多,要感谢小龚的帮助。在兰州的3天里,小龚有意安排我们体验兰州的名吃和一些个知名的餐馆。

说起兰州的名吃,人们一定会说是拉面。我们初到兰州,就想尝尝道地的兰州拉面,小龚也遵循当地人的待客之道,第一顿一定请吃拉面。其实,在兰州,拉面不叫拉面,而叫牛肉面。

据说,兰州的绝大多数的牛肉面馆都是穆斯林开的,老板姓马的是多数,而不是姓牛。牛肉面形成现在的风格也有二百多年了。兰州人对牛肉面情有独钟,百吃不厌。早上吃了中午又要吃,今天吃了明天还想吃,尤其是去外地归来后,首先想到的就是要美美吃上一碗正宗的牛肉面解个馋。牛肉面用大碗装盛,所以被叫做“牛大碗”,兰州人三天不来个牛大碗就心火难捺!

点面时,小龚交待服务员给我们四个老人点“二细”。我们有点不解。小龚介绍说,牛肉面的面条有圆形的和扁形的。圆形的又有粗细之分,有粗、二细、三细、细,毛细5种款式。对南方人来说,粗者太粗,不易入味,而毛细又太细太软,所以细或二细面条是比较合适的。扁形面有大宽、宽、韭叶3种款式。

面端上来,附小菜6碟。碗的造型青花蓝边,典雅大方。小龚让我们看看兰州的牛肉面有什么特征,他说要看是不是“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 ,也就是“一清(汤),二白(萝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 ,五黄(面条黄亮)”。我们一看,果然如此。

我们边吃边谈,小龚、小冯细细介绍。他们说兰州牛肉面的最大秘密在于汤,兰州人吃牛肉面,先喝一口汤,便知是不是地道。这汤的配方是代代相传,不向外公开,所谓清汤并非开水调些盐,而是三十多种佐料与牛肉原汤配制而成。他们说,令人奇怪的是,兰州的牛肉面一出城味道就变了。因此兰州人不吃外地做的兰州牛肉面,老盼着哪一天能回兰州去吃地道的兰州牛肉面!

究其原因,水土可能是一个方面,兰州位于黄河上游,水质好。另外,兰州的食用牛肉主要来自甘南和青海的牦牛,们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无污染的草场环境,长期食用许多野生草及药种(如贝母,虫草、板兰、红花等),所以当地的牧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我们的牛羊,吃的是中草药,喝的是矿泉水,尿的是太太口服液,屙的是六味地黄丸”。因此,不论怎样,外地都做不出真正地道的兰州牛肉面。

牛肉面现在已经走向全国和世界,多伦多也能吃到兰州牛肉面。我们这次到兰州吃到了原汁原味的牛肉面,感到很满意。

后面几天,我们又品尝了“东乡手抓羊肉”和百年老店马菇拜羊肉馆的爆炒羊羔肉,领略兰州羊肉文化的丰富多样。最后一顿饭小龚考虑再吃一次牛肉面,因为兰州的待客之道是:来请吃牛肉面作为欢迎,去请吃牛肉面作为欢送。可是那时黄河桥上排长队塞车,按他的经验不是一时半会能过得去,只好临时改到“九毛九”去。

“九毛九”是一家山西面馆。里面人声鼎沸,所有的桌面全部客满,想吃就得靠墙排排坐等着。我抓时间看看墙上的介绍,了解“九毛九”的经典含义。

据说,一山西商人过河,船夫要渡船费1元,商人还价八毛八不果,改成九毛八。船夫无奈地说:就少收你一分,九毛九吧。于是成交。到岸后,船夫问道:人家都是1元,你为什么非要少给一分钱呢?山西商人答道:有了这一分钱,万一生意赔了,那就指望靠这一分钱起家啦!

自此,人们便把山西籍商人的这种精打细算的习惯、严格控制成本精神调侃为“九毛九”,作为对整个山西商人的一个泛称,在调侃的语气里包含一层钦佩之情。

店里的柜台也设计成一个大算盘,体现“九毛九”寸积铢累的精神。面碗倒很大气,像一个小脸盆,没有在量上算计顾客,我们的两位老太太面对小脸盆颇有难色。

4月30日晚我们离开兰州回咸阳。此次陕甘宁之游,共计2183公里,行程15天,花费仅6千元,我们两家AA制。其中米脂旅馆费由米中招待,吃饭都是老学生宴请,兰州3天吃饭都是小龚付了。真得谢谢他们。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