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陵刘郎身前身后事
2011-11-08 21:47:02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叶元凯)汉武帝茂陵在咸阳五陵原的最西边。由咸阳开车西行,没有几分钟,北原上一个高大的冢疙瘩映入眼帘,那就是汉武帝的陵寝茂陵。在中国历史上,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康熙、乾隆都被认为是有作为、历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皇帝。

http://news.newstarnet.com/news_pictures/83/94483/1.jpg
(汉武帝茂陵)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前87年),是汉景帝的儿子,西汉王朝的第五代皇帝。他活了近七十岁,其统治延续了54年(公元前140-前87年),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在位较长的帝王之一。汉武帝无论文治武功,在历朝历代皇帝中,都名列前茅。

即位之初,面对外有匈奴侵犯,内有各地豪强兴乱,武帝在军事上毅然派遣卫青、霍去病北定匈奴、巩固边防;在内政上削弱封藩、打击豪强,加强中央集权制;在经济上实行煮盐、冶铁、运输和贸易的官营制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根治黄河水患。

在外交上,他两次派张骞通西域,打开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地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促进了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从而使一个强盛的西汉帝国崛起于东方。同时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封禅泰山,扶持神道,影响了后世的思想和文化。

汉武帝时代,国家强盛,政治稳定,是古代历史上中华民族的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刘彻7岁(公元前149年)被封为太子,16岁(前140年)执政,第二年就开始修建他的陵墓。这是当时的丧制规定,皇帝不管年龄大小,即位一年后,就要开始营造陵墓。建陵工程浩大,每年要将赋税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建陵和征集随葬物品的费用。

汉武帝在位的时间长,陵墓也就一直修下去,一直修了53年,直到他去世前一年(公元前88年)才结束。开始时栽下去的树苗已经成为大片树林,粗可合抱。

在汉代帝王陵墓中,茂陵修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陪葬品最丰富。

茂陵外部全用夯土筑成,平顶,上小下大,形似覆斗,显得庄严稳重。据测量,陵高46.5米,顶部东西长39.5米,南北宽35.5;墓冢边长240米。远远望去,陵墓像一座小山。墓前有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立的碑,上书《汉孝武帝茂陵》。这位毕巡抚对陕西所有重要的陵墓都作了调查研究,全立了碑,做了一件好事。陵前还有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立的碑。

http://news.newstarnet.com/news_pictures/83/94483/2.jpg
(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为武帝茂陵立碑)

据史料记载,当时西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丈,惟独茂陵高14丈,方140丈。这和武帝在位时间长,贡献大很有关系。当时在陵园内还建有祭祀的便殿、寝殿,以及宫女、守陵人居住的房屋,设有5000人在此管理陵园,负责浇树、洒扫等差事。而且在茂陵东南营建了茂陵县城,许多文武大臣、名门豪富迁居于此,人口达二十七万多人,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就是这时由夏阳搬到这里来居住的。

可以想象,那时的茂陵是个很庄严、很神圣的地方,是个近30万人口的城市,能住在那里是个很荣耀的事。人们围着武帝陵墓转,他们一辈子的职责就是照看好陵墓。

可是岁月无情,今天武帝陵只余下一个大土堆,除了两块碑,空空荡荡,远处有几个村庄,他们的远祖大概都是看陵人,现在已经和陵墓无关了。金代诗人赵秉文有诗云:“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咸阳原上的历史场景,荣辱兴衰,令后人感叹。

汉武帝的茂陵之所以知名度很高,除了武帝本人的历史地位、陵墓的规模和无数的珍宝以外,众多的陪葬陵墓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他所挚爱的女性、他麾下叱咤风云的将军,他们生平的传奇故事在在都脍炙人口。他们在这块土地上伴随武帝已经两千多年,正所谓”武帝遗寝峙荒墟,名将佳人左右扶”。

茂陵陪葬墓目前共发现了13座,除武帝宠爱的李夫人墓在茂陵西北外,其余陪葬墓均在茂陵以东,其中能确定名位的有卫青墓、霍去病墓、金日墓和霍光墓等。

汉武帝一生和女性的故事多多,但是,这些女性大多不得善终。武帝是景帝的第十个儿子,太子本来轮不上他。小时在姑姑馆陶公主(景帝的姐姐)宫里和她的女儿阿娇(也就是武帝的表姐)一起玩耍,公主戏言问刘彻要不要讨阿娇为妻,刘彻高兴地拍手说:“若得阿娇为妇,当筑黄金屋贮之。”这就留下了“金屋藏娇”的成语。后来馆陶公主真的把女儿许配给刘彻,并成功地策动景帝废了太子,转立刘彻。

武帝即位后,阿娇成了皇后。但她比刘彻大好几岁,一直没有生育,感情越来越淡薄。恰在这时,刘彻在在姐姐平阳公主宫里,结识了家婢歌女卫子夫,惊为天人,就带了回去。不久卫子夫有了身孕。阿娇气而乞灵于巫术,最后事发,牵连几百名宫婢太监丧命。刘彻颁下废后诏书,阿娇凄然终老于冷宫。

卫子夫知书达理,一心辅佐武帝,后来为刘彻生下了长子刘据。于是刘彻册立卫子夫为皇后,刘据为太子。平阳公主又送两个年轻人来伺候武帝,一个是卫子夫的弟弟卫青,另一个是她的外甥霍去病。想不到这两个年轻人后来为国立了大功。

将近40年后,卫家因大富大贵遭忌,被人陷害以“巫蛊”(刻制象征武帝的木偶,扎针、画符、诅咒)谋害武帝,致使卫氏和太子自杀,整个家族从兴盛走向灭亡。卫青、霍去病此前多年已病死。卫子夫的案件两年后平反,武帝为太子筑墓。

还有一位李夫人是汉武帝生前的宠妃,她是宫廷乐师李延年的妹妹。他曾作《佳人曲》称赞其妹,曲曰:“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求!”成语”倾国倾城”就是因此而来。

李夫人红颜薄命,36岁就病死了。她死前不让武帝看她憔悴的病态,要给皇帝留一个好印象。她死后,刘彻久久难以忘怀,命画家绘制了她的画像,还作赋哀悼,亲选墓地。武帝去世后,他的托孤大臣霍光等考虑皇帝墓旁应有皇后陪葬,于是追封已故的李夫人为孝武李皇后,把她的墓迁至茂陵,让她以皇后礼仪下葬在武帝陵墓的西北500米处。

在卫子夫皇后自杀之前两三年,一次武帝巡行时见一美丽少女,她从小患病,双手紧握成拳,无法伸展。武帝尝试为她掰拳。于是奇迹出现:她双手恢复功能,而且右手心里还紧握着一只小小的玉钩。不久,她为六十四五岁的刘彻生下了最小的孩子刘弗陵,并因此进封为婕妤,号钩弋夫人。刘弗陵长到5,6岁时,聪明可爱,刘彻册立他为太子。

当时刘彻已经70岁,性格极为多疑,他觉得刘弗陵年纪太小,其母钩弋夫人将来一定会成为另一个吕雉,危及刘家的政权。于是他制造罪名处死钩弋夫人,同时,也将自己其他儿女的生母都统统杀掉,以免他们将来爬到小皇帝头上,其用心可谓良苦和久远,手段也够狠。

前后三个女人得到武帝的恩宠,他将皇后的称号给了卫子夫,但没有按制让她葬在自己的陵旁;他将皇位传给了勾弋夫人的儿子刘弗陵,但立其子而弑其母;李夫人以皇后制葬在了自己身边,武帝本人却没有给她皇后的名分。

在众多的陪葬墓中,规模最大、建筑最突出的当数霍去病墓。

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西汉著名的青年军事家。18岁开始随卫青出征疆场,先后六次出塞与匈奴作战。他为表决心,发出豪言壮语:“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他曾统军在祁连山与入侵的匈奴展开殊死大战,大获全胜,歼敌3万余人,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将匈奴主力横扫无遗,占领全部河西走廊,从而彻底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为汉武王朝巩固、开拓西北边疆立下辉煌战功。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霍去病也因此深受汉武帝的赏识,被封为大司马(相当国防部长)骠骑大将军。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他因病去世,年仅24岁。英年早逝,汉武帝十分悲痛,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安葬在自己的陵墓东侧1公里处。为表彰他在祁连山立下的赫赫战功,特在墓上竖巨石,构成祁连山的形状,又刻制巨石群雕兽像,置于墓冢上下。

霍去病墓冢底部南北长105米,东西宽73米,冢高约25米。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现建有览胜亭。墓前有清朝陕西巡抚毕沅立的石碑。霍去病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在这里建立了茂陵博物馆。茂陵博物馆不建在茂陵,而建在陪葬的霍去病墓园里,主要是为了保护众多的西汉群雕。

http://news.newstarnet.com/news_pictures/83/94483/3.jpg
(霍去病墓远景)

http://news.newstarnet.com/news_pictures/83/94483/4.jpg
(清乾隆时陕西巡抚毕沅为霍去病墓立碑)

霍去病墓冢两侧长廊陈列着的14件石人、石兽等各种巨型石雕。其中“马踏匈奴”造型最为生动。石刻高1.68米、长1.90米,一匹战马雄壮挺立,它把一个左手持弓、右手持剑的匈奴人踏翻在地,并用四条刚健的腿把他紧紧夹住。被踏的人仰面朝天,两足上屈,显露凶狠而又无法挣脱的表情。

雕像使我们回想起当年这位神勇无比的青年将军率领战士,深入漠北,长追杀敌的情景。这一批西汉石刻是流传下来的稀世国宝,虽年代久远,线条有些模糊,但造型尚存,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大型石雕艺术珍品。

http://news.newstarnet.com/news_pictures/83/94483/5.jpg
(马踏匈奴雕像)

卫青是卫子夫的弟弟、霍去病的舅舅,是另一位汉武帝时期抗击匈奴的主要将领。卫青从公元前129年被封车骑将军开始,七次领兵打击匈奴,七战七捷,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和霍去病并称“帝国双璧”,为人们所敬仰。

卫青战功显赫,权倾朝野,但从不结党。他体恤士卒,与将士同甘苦,威信很高。他后来娶汉武帝姊平阳公主。卫青病死于公元前106年,和平阳公主合葬。汉武帝为纪念他的彪炳战功,将他和霍去病一起陪葬茂陵,武帝下令把卫青墓修建成像阴山,和霍去病墓相隔仅几十米。

霍墓是旅游重点,陵园有墙,卫墓在墙外,一般的旅游者不知道。卫青死后15年,卫子夫被陷害而自杀,卫氏一家受牵连,卫青的两个儿子被诛杀。好在卫青已死,不会被追究了。

在武帝陵东面约4公里处,有霍光的陪葬墓,与茂陵东西遥遥相对。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弟,10岁时由霍去病把他带到长安,他后来在朝任职近30余年,谦恭谨慎,未曾犯错误,颇得武帝信任。

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春,汉武帝病死,霍光正式接受汉武帝遗诏,成为汉昭帝刘弗陵的辅命大臣,与车骑将军金日、左将军上官桀、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共同辅佐朝政,“帝年八岁,政事一决于光”。他执掌汉室最高权力又近20年,为汉室的安定和中兴建立了功勋,成为西汉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政治人物,是西汉王朝惟一的“三代重臣”(武帝、昭帝、宣帝)。霍光逝世后,宣帝、太后亲自去致哀,以帝礼陪葬于茂陵东侧。

茂陵由于修建时间长达53年,耗资巨大,地下的面积很宽大,收藏宝物非常多,塞得很满。因此,历来成为各类人物的盗掘的目标。

据记载,武帝去世后4年,就有人盗掘财物。公元25年赤眉军挖开了陵墓,将陵内的陪葬物搬了数十日,据说“陵中物犹未减半”。公元190年,董卓遣吕布盗掘茂陵。公元881年,唐朝的黄巢军攻入长安,派兵盗掘茂陵,混乱中,很多宝物散落田野。近几十年来,茂陵的农民在劳动时,在地表发现多件珍贵文物,据考证可能就是历史上多次盗掘中散落的,现在都保存在茂陵博物馆中。

1967年6月,一伙“文化大革命”中的武斗人员抢占霍去病墓作为据点,并扬言“破四旧”,企图砸烂文物,茂陵文管所工作人员坚持说理斗争,保护了文物,并在当地群众帮助下,挖3处大型地窖,把宝贵的石雕像埋入,保护大型石刻免遭毁坏。

据考察,茂陵虽经多次盗掘、破坏,但陵墓内仍保存大量文物。后人有责任要好好保护和研究。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