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的历史风尘
2012-04-05 18:14:5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叶元凯)飞机准时到达台北,进入机场大厅,满眼都是繁体字,心中一震,意识到这里是另一种环境。我1949年初中毕业,繁体字完全认识,只是半个多世纪来,见的都是简化字,感到有点异样。

出了机场,看见那12牙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四处飘扬,心头又是一震。文革时,不少人就因为还保存着印着这面旗的初、高中毕业文凭被打成反革命,本来是作为学历证明保留着,结果被说成是梦想“变天”, 大字报贴了一墙又一墙。老年人看见这面旗,不由得往事浮起,心头又是一惊。

从桃园机场到台北,有一点很特别:在市镇里,时常看到,房子旁边出现一片水稻田。大陆没有这种景观,农村里也没有。房子和房子连成一片,稻田总集中在村外。

我想起,日本一些地方就是这样,房子和稻田夹杂。台湾好像很多方面有日本的影子。二战结束虽然已经过去近70年,日本对台湾的影响还是没有完全消失。

台湾的总统府就是日据时代的总督府,那格调就和一般的建筑不一样。我们还住进了一个名叫高野大饭店的宾馆。“高野”这名字就透着日本味。我们住的房间铺着榻榻米,小方桌矮矮的,散发日本情调。到了阿里山,八掌溪上有地久桥,是纪念日本皇太后的,另有一条天长桥,是纪念日本天皇的。桥的确是在日据时建的,但名称一直没有改,真是:处处日本味,难除东洋骚。

台北长期是台湾的政治中心,许多标志性建筑物打上历史的烙印,最突出的是国父纪念馆、中正纪念堂、士林官邸和台北故宫。国父纪念馆是为纪念孙中山先生百年诞辰而建,1972年落成。入口大厅有中山先生高8.9米的铜像。馆内的大会堂是台北设备最先进的室内艺文表演场地。馆对面的《中山碑林》有中山先生坐像,背后阵列许多名人,如于右任、陈立夫、蒋经国等人的题词碑刻。纪念馆周围开辟为中山公园,是一个户外运动、休闲、艺文与知识性活动的综合性休憩公园。

导游把我们带到台北市最宏伟的建筑――中正纪念堂,这是蒋氏去世后,为纪念他于1976年(民国六十五年)建立的。它的范围很大,有一系列纪念性建筑,包括纪念堂、中正公园、牌楼、瞻仰大道、剧院、音乐厅,是台北市最重要的大型活动广场、艺文表演中心。纪念堂建在一高丘上,堂顶为八角形,代表著“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八德,“人”字形的线条聚於宝顶,上与天接,以寓“天人合一”的思想。

近10年来,一些描写抗日战争的影片和作品,对台儿庄战役、淞沪抗战、昆仑关战役、长沙会战和密支那战役等都对国军作了正面的描写,但对蒋本人的表述没有什么大变化,停留在历史学者全面评论阶段。

但是,台北展览馆里展现的全是他的丰功伟业。走进大厅,入口即见两部过去御用的凯迪拉克轿车;厅内的文物展示室主要陈列蒋介石的衣冠、文献;堂内上层大厅有蒋介石坐姿铜像,类似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下层则设文物展示室、电影室、怀恩艺廊、中正艺廊、中正纪念图书馆、视听中心、蒋介石纪念室及儿童教室。

蒋介石纪念室则完整呈现“总统府”原来的蒋介石办公室形貌。我们也只是走马观花,匆匆而过。一些重点图片,如蒋、宋结婚照、出席开罗会议、当选第一届总统、蒋的全家福、蒋告别溪口蒋母坟茔等我以前都多次看过,现在溪口蒋家故居里也有展出,毕竟这些都是历史往事,况且大陆也开放了。

我们从纪念堂下来,进入一个广场,中间是瞻仰大道,两侧是宏大的古典式的国家戏剧院及国立音乐厅,黄色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据说这里每年要举行近千次艺术表演,常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乐团、舞蹈家演出。这里也是台北市民艺文休闲活动的重要去处,是民众活动聚会及婚纱摄影的胜地,更成为国外旅客必访之地。

同时,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纪念堂里整点的仪队交接,也是引人注目的看点之一。门口左右二持枪警卫,纹丝不动,难分是真人还是蜡像。游客们站在他们旁边摄影,闪光灯闪烁,我注视良久,发现他眼皮终于眨了一下。堂内一老年警卫官值班,我问了他几个问题,他很有礼貌的讲解,讲完向我们鞠躬。换岗仪式时间较长,主要是表演正步走和舞枪的种种动作。

走完瞻仰大道,到了中山南路边,那里有一座高大的牌坊,近年对牌坊上的题字发生了一场政党之争。2007年12月当权的民进党为了“去蒋化,”把牌坊上悬挂了27年的“大中至正”牌匾拆除,改换成“自由广场”,把中正纪念堂改名为“台湾民主纪念馆”。当时曾引起两方支持者的冲突。2009年,国民党执政后,又恢复为“中正纪念堂”,但是广场名没有变动。

我们又去了士林官邸,它是蒋、宋当年重要的活动场所。日据时期,这里是园艺所,1950年,蒋氏夫妇迁入,一直住了26年,直到他1975年去世。官邸环境清幽,三面环山,里面树木高大多样,有欧式花园、中式庭园、兰亭与喷泉,苗圃占地很大。蒋氏夫妇的住所是一所二层楼,外墙为深绿色,和周围环境协调。室内挂着宋美龄亲笔画的山水画,他曾拜国画大师黄君璧、张大千等为师,画兰、画竹、画山水,曾当众挥毫,展现画技。蒋氏去世后,宋美龄去美,后来三度回到台湾,也都居住在这里。

在官邸入口处咖啡馆的店名招牌上可以见到一张很大的黑白照片,照片上身穿婚纱的宋美龄和西装革履的蒋介石含笑相依,这是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大华饭店举行的世纪婚礼的照片。现在官邸对外开放。但斯人已去,它提示游客,这里昔日的主人曾芳华绝代,俾睨天下。

晚上我们又去士林夜市看热闹。街道两边一个摊档连着一个摊档,以吃为主,穿、用、玩齐全。人们摩肩接踵,眼花缭乱,有吸引力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的肚子容量有限,甚为遗憾。据说,木瓜牛奶、海鲜、乌鱼腱最有名气。

我们的旅游车还开过一个大门口,里面有一幢幢的房子,导游介绍这就是“眷村”――给大陆撤退来台的下层人员建的住房。我们看见,一些耄耋之年的老者正迈着蹒跚的步伐,欲行又止地探过街道,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大概只能远离故土,在这里终其天年了吧。这也是历史写成的一页。

在台湾知名的旅游点,大陆来的游客群声鼎沸,宽敞的餐厅里满满当当没有一张空桌,停车场上,停满了大陆客的旅游车。台湾海峡隔不断两岸人民的亲情。台湾的旅游业、餐饮业欣欣向荣。我们的地陪小张做了一道算术题:目前大陆每天来台3千人,以此人数,若大陆十分之一的人来台湾,那就要120年才来完,小张信心满满地这样告诉我们。

(图纪念堂展出蒋氏蜡像和当年办公室的情景为)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