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庭主妇生活
2012-09-21 13:45:45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路上,有些路段是自己凭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的,有些是被别人安排的,有些则是由生活所迫而必须要走的。无论是怎样的一种方式,也无论是平坦还是坎坷,都是自己的路,都该由自己尽力去走好,珍惜手中的日子,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

和玮先生一起从英国移民来到多伦多的第二年,距离大女儿出生还有6个月的时候,父母到此探亲。当时父亲常常做出这样的感叹:“唉呀!你自己在英国吃了那么多苦,打工挣钱,又把那么多钱都交出去学了个MBA,这在国内可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结果在这里也不出去工作,就准备在家看孩子了,实在太可惜!”每到这时,母亲就会劝解说:“这不是没办法嘛!他们都不愿意让别人给带孩子。”

父亲的惋惜和母亲的劝解都是事实,我和玮先生在英国结婚前就达成协议:将来有了孩子,一定得在自己身边,无论多么艰苦,也一定得自己亲手把他们带大。因为那时我们在英国看到很多留学生进修生把自己的孩子留在国内或者由别人代看而引发的苦恼,尤其是后来与孩子团聚后的不和谐。我们一直认为:孩子和父母一起同甘共苦,这才像是一家人,也会建立良好的父母子女关系。

我们都曾经在英国凭借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来应付各种困难和压力,现在两个人了,更不用担心有什么办不了的事情了。

玮先生以中国农民的儿子特有的吃苦耐劳精神,担负起家庭的经济重担。虽说他的专业在当时相对来说比较好找工作,但是,这是一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社会,他必须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不仅每天上班要早出晚归,晚上还常常读书到深夜。就是这份对家庭的责任心,使得我一直无忧无虑地在家照顾孩子。

大女儿出生6个月时,父母结束了在多伦多的探亲回国了。初为人母,有好多事情要学要去摸索,当时我们来加拿大时间不算长,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通讯设施远不如现在发达,因此,我们还需要逐步去熟悉这个社会。

玮先生给我订了《父母》(Parents)杂志,买来好几本如何照顾新出生婴儿的书。都是英文的,读起来磕磕绊绊,但还是插空看一看,再自己琢磨在加拿大该如何养孩子。

玮先生初为人父,每天下班回来,就接过孩子,给孩子换尿布,甚至洗澡全由他包了,我则做其它家务。这样的模式一直延续下来,等孩子大些了,下班回来,吃过晚饭,孩子就由玮先生带着玩儿,天气好时,去附近公园,冬天就在家里地下室玩耍。直到现在,晚饭后带孩子去打球,周末孩子外出上这班那课的也全是玮先生接送,甚至周末的饭都由他做。

每到这时,我都放手让他们去做,不干扰他们,这个地球离开谁都照样转。最开始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休息和缓冲,后来逐渐发现,这样可以很好地避免孩子一直在我的独断专行下生活,给她们创造一些和爸爸在一起的机会,对孩子和大人都有好处。当然,玮先生也一直很配合,从无怨言,他同时还全权负责家里动植物的管理。

大女儿1岁多时,我们搬去宾顿(Brampton)的新居,陆续搬进来的邻居们多数家庭都有着和我们年龄相仿的孩子,他们有来自乌克兰的,希腊的,伊朗的,葡萄牙的,印度的,等等,细数下来,堪称一个小联合国了。天气好的时候,孩子们都出来一起玩儿,大人们便聚在一起相互交流育儿经验,和生活体会。

大女儿从小表现出对音乐歌舞的特殊喜好,常常开着电视,站在镜子前,配合着电视上的音乐翩翩起舞。对唱歌更是情有独钟,无论她在做什么,只要她熟悉的歌声响起,她马上安静下来,聚精会神地听。当我发现社区活动中心有一个叫做“Music and Mom”的活动时,就报名带着她前去参加。这可说是我离开中国以后亲身参与的第一项儿童活动,我自己本人年幼时没能有幸接受过正规的幼儿教育,这一次见识了加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是如何对待小朋友的。

这个活动面向的是1岁半到2岁半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妈妈,活动过程中,妈妈们全程陪伴,主要是敲敲打打各种玩具乐器,围成圈唱唱儿童歌曲,做些简单的小手工。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老师心平气和的讲话,让我第一次真正领悟了什么是和蔼可亲。即使是小朋友发生意外,比如碰撒了果汁,她也不急不燥地先安排小朋友由妈妈陪着坐去其它地方,然后处理事故现场。有的小朋友之间发生冲突,比如互相抢拿玩具等等,她也是很平静地处理。

自己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样的人,这就让我很想更多地和幼教老师接触,学习他们与小孩子相处交往的技能。因为我希望我的孩子不仅在学校,在家里也能得到类似的教育方法,说话方式,和处理突发事件的态度。

不久,大女儿开始上学前班,只要班上组织活动,需要家长帮忙,我都不失时机地赶快报名参与。这也让我了解了自己孩子在外面都做了什么和怎么做的,回到家可以效仿。收获最大的要算是班级组织外出参观回来,老师让每个学生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看到了什么,什么是自己最感兴趣的,和学到了什么。之后,再让孩子们在纸上一样一样地画出来,写上简单的说明词语或者句子。

后来,孩子上小学以后,我发现他们还在这样做,只不过逐渐地开始要多写一些文字内容,或者写成短文了。我觉得这是很好的启发孩子写作的方法,我把它拿来用在平时和孩子的交流中,尤其是现在辅导两个孩子中文写作,每次都是鼓励她们先用中文讲一遍,再写,她们就不会不知所云,既锻炼了口语也提高了写作,并促进与人交流沟通能力。

小女儿的出生,使得我中断了去大女儿班级做义工帮忙的机会,直到小女儿开始上学前班,才又重新开始。她在一个学习中心(Learning Centre)幼儿阅读班期间,有一次我和那里的主管闲聊时惊讶地发现,我们都是在英国读的MBA,而且都是主修金融,这一下子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当然,他比我资格老多了,学习中心是Franchise性质,这位来自巴基斯坦的主管当时已经拥有3间学习中心。

那次闲聊之后,主管请我给他帮过几次忙,帮他一起设计夏令营活动,因为我们这个区华人较多,他很希望自己的教学内容安排得更适合华人。也有几次去他那里帮助给华裔家长做翻译,还曾经一起筹划开设新的数学班,甚至以教学中文为主的课后学校。我那时帮他做了很多市场调查,再一起商讨论证。有的办成功了,有的没有开办,但在这过程中给了我很多接触社会的实践机会。

做这些事情都是利用当时小女儿上课的两个半小时时间,或者晚上玮先生下班回来带孩子的时候,所以,一点儿没影响我们家正常运行。做这些事情很多都是无偿的,但是,玮先生说了:你也从中免费学习了呢!

2007年,对我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我先是在大学同学的怂恿帮助下开办博客。之后,开始了家教中文,还有去孩子的学校做午餐监管(Lunch Monitor)。

因为家里守着个电脑专业人士,我从来不碰电脑。开了博客以后,迫使自己开始学习使用电脑。我做博客最大的获益是在博客上结交了几个情投意合的朋友,一起合作着做些有意义的事情,还学习其他博客上的内容,学习做美食和摄影对我的帮助都很大。另外,通过留言评论和网络沟通,知道很多人都很想了解加拿大的学校教学,也对我的子女教育很感兴趣,以及旅游好去处。认识《星星生活》以后,便也把这些题材作为主要写作内容,希望能为更多的人起到借鉴和帮助作用。

那时每天下午站在学校外面等着接孩子的时候,有一位学生家长总听到我的两个孩子跟我讲中文。一天,她终于忍不住好奇地问我两个孩子是什么年龄时来的加拿大,当她得知她们出生在加拿大时,惊讶她们可以讲这么好的中文。于是她一定请我去教她的两个孩子繁体中文。

对于已经是10岁左右的,没有任何中文基础的孩子,应该教她们什么呢?我在网上找,到书店寻,都没有发现合适的教材。于是,决定自己动手,编写了40多个日常场景对话。后来,又有朋友家的孩子也来学,最开始用的都是我的这个自编教材。去年成为教育局的中文老师以后,参加过几次研习会,方知这是当今海外中文教学新兴的和正在倡导的教学法–情景教学法。

2007年9月,小女儿开始上小学一年级了,两个孩子每天都是早上8点半走,下午3点半回家,这给了我更多的自由时间。我决定去学校做午餐监管,也顺便在学校午餐时间给自己的孩子送去新鲜的午饭。在做午餐监管期间,真正地学习和实践了如何管理学生,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特别是对花生过敏的处理等等好多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事情。

女儿所在的教育局中文学校每年举办朗诵和唱歌比赛,校长常常请我去做评委,这无疑给自己增加很多自信心。后来,老师们极力鼓动我去申请教育局的中文教师工作。凭着试试看的心理,寄去了简历,第二天得到去面试的电话,两个小时后,当我坐在面试官面前时,她先是对我的教育背景和从业经历与真正的老师相距很远,能否胜任教师工作很不确定。于是,她问了几个教学特别是课堂管理方面的问题,出乎她的意料,我的每一个回答都令她十分满意,就这样,我当即被录用为教育局的中文老师,一个月以后,就接了一个幼稚园班。

去年新学年开始,校长又把公认的最难教的混合班交给我,这个班的学生年龄相差4岁,20多个学生中三分之一为非华裔家庭子女,其他学生也多数没有中文背景,学生们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听说读写都不会,有的会听不会说,有的会说不识字,等等,必须开动脑筋想出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因为多数学生没有中文家庭环境,我想到了博客这个与人沟通的工具,设立了班级教学博客,每星期上完课,及时更新,以便家长了解我们的教学内容和作业事项,我常常自己朗读课材,把录音传上博客,请家长监督学生们在家随时练习复习,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欢迎。校长也意识到教学博客的重要性,便请我帮助学校其他老师都开设教学博客,并且负责建立和管理学校网站。

近20年的家庭主妇做下来,最大的体会是: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家庭上,陪伴孩子一起成长。随着孩子的长大,每个人都有家务分工,放手让他们去做。虽然一直以来都是以家庭为主,但不把自己禁锢起来,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并使之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和孩子一起走出去,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特别是去孩子学校做义工,还是围着孩子转,但却丰富自己的生活,积累生活的阅历,无形中也学习了新知识,同时也不断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这样,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己也能水到渠成地做更多自己喜欢又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