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个团圆饼过中秋
2012-09-30 11:52:07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生长的故乡都有着一种吐不尽的情愫,特别是在中秋节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移居海外20多年,无论岁月怎样流转,也无论身在天涯或是海角,故乡的景,故乡的物,故乡的人,故乡的习俗,一直没有淡去。

刚出国那几年,很难买到月饼,我想起小时候在北京吃的芝麻酱糖火烧,很好吃,而且也是小圆饼,样子和月饼相像。因为那时也没有见到有芝麻酱,我便以花生酱加红糖,烙出一些糖火烧来代替月饼,深受当时的中国留学生们欢迎。后来,玮先生和两个孩子以及周围的邻居朋友也都很热衷这个“火烧月饼”,因此,一直沿用下来。

母亲在读了《星星生活》571期上我写的那篇“舌尖上的童年”一文以后,在电话里特意向我补充说:“还有中秋节里蒸团圆饼呢,你怎么没写呀?”我胸有成竹地向她解释:“准备等到中秋节的时候再专门写一篇,而且今年中秋节我想除了烙我的火烧月饼外,也要蒸一个大的团圆饼!”

中秋节里吃月饼,赏月亮,庆团圆,这是人人都知道的习俗。吃月饼,讲究的是一块月饼由全家人分而食之,家里有几口人,就把一块月饼分成几等份,每人一份,以示团圆之意。

我们小时候吃的月饼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广式月饼,硬而厚的面皮里的馅料是青丝红丝和白冰糖,偶尔也可以买到枣泥和豆沙馅的。还有一种就是北京特产自来红月饼,吃起来也很硬,而且那馅里会有大颗粒的冰糖,吃的时候常常会硌了牙。如果把冰糖挑出来单吃,又必然影响月饼的甜度。所以我对月饼一直都是敬而远之的,虽然现在市面上的月饼品种味道早已繁多起来,面皮也变得薄而且软。

母亲蒸制的团圆饼既有红糖的甜,也有芝麻酱的香,还有发面的软和。因此成为了当时我们全家人中秋节里最美味最受欢迎的食品,也一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团圆饼,顾名思义,就是中秋节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的用白面做成的多层圆饼。说白了,就是一个大发面饼,只不过这个饼不是用饼铛烙的,而是放在蒸锅里蒸熟的。吃的时候也和吃月饼一样,分成若干等份儿,全家人一起吃,它的意义也和月饼相同。

“因为一年里只有在中秋节时才蒸团圆饼,所以做的时候就得讲究一点儿,不能像咱们平时烙饼时只在饼里放油和盐。”母亲在电话里向我强调说。

记得当年母亲做的团圆饼,是在擀好的面皮上抹一层芝麻酱,再撒上一层红糖。那时的芝麻酱是限量供应的,母亲总会记得留一些做团圆饼用,然后把做好的面皮卷起来盘成团再擀成饼。“还得在红糖上撒一点点干面粉,防止蒸的时候红糖流出来。”母亲提醒说,“记住要留出一块面,也擀成薄面皮在外面包上一层,这样也是为了防止芝麻酱和红糖在蒸的时候流出来,而且也好看。”听母亲说这些话时的语气 好像又回到了几十年前我们都在家时的情景。那时的生活水平和条件远不如现在,母亲在外管理着几百个孩子的学校,在家还要尽力为我们营造生活的快乐。

挂了电话,我在网上查看团圆饼的做法,基本上母亲的做法大同小异,最大的不同就是现在做团圆饼所放的食料更丰富了,可以在饼上面按几个红枣,枸杞,或者什么其它果干果仁,既好看,又营养。还有的是把面擀成若干个圆形面皮,每一个都抹酱撒糖和摆放其它果料,然后依次摞起来,外面再包个面皮,成为一个大圆饼。这样做的团圆饼,蒸熟以后,用刀切出来,一层一层地非常整齐好看。

当晚,我向我的两个孩子和玮先生说起母亲做团圆饼这件事,并特别复述了在网上看来的对团圆饼的精彩解释:团圆饼,皮是发面的,意味着发财。馅里面有桂圆,意为圆圆满满;有芝麻酱,意为有滋有味;有红糖,意为红红火火;有核桃仁,意为和和美美;有桂花糖,意为甜甜蜜蜜;有开心果仁,意为开开心心;有栗子,意为顺顺利利;有红枣,意为早生贵子早成才;有枸杞,意为鸿运当头!入锅蒸39分钟,意为长长久久!10种小料,意为十全十美。

“我们可不可以明天就做?”两个孩子听完我的描述,特别是听说团圆饼里面有这么多好吃诱人的馅料,都有些迫不及待地要马上吃到。“这个当然不行,一定得等到中秋节那天吃才有意义。”玮先生及时提醒。其实,不要说是孩子们了,就连我都有些等不及了呢!“可不可以不用芝麻酱,用花生酱代替?”两个孩子又建议说。这个当然可以,因为她们一直吃不惯芝麻酱,她们是在这里吃花生酱长大的。

“姥姥怎么会做这个饼的?”那天晚上,小女儿睡觉前忍不住又好奇地提起团圆饼的话题。“一定是跟我的姥姥学的呗!”我猜测着回答她。“噢,你现在又跟我的姥姥学!那你可不可以也教我们怎么做团圆饼?等以后我们长大了,就能给我们的孩子做了,然后,也告诉他们,我们是跟你们的姥姥学的。”真没想到,这孩子想得还挺遥远。

今年的中秋节正好在周末,我和孩子们都期待着在那一天一起蒸团圆饼,全家人再一起吃团圆饼的时刻。最重要的是,我还有一项艰巨任务:教会两个孩子做,把这个手艺传下去。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