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书包该由谁来收
2013-06-26 09:00:0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课堂上,当我向学生们布置完练习题,每个人都开始埋头做起来,只有前排的一名男同学两眼目视前方,呆呆地坐在那里不动。我问他为什么不做练习题,他回答说:“我爸爸没给我带铅笔盒,我没有笔。”他的回答让我猛然想起上课前学生们陆续进入教室时的那一幕:

这个学生的父亲提著书包,跟在孩子的后面,待孩子坐定,父亲便打开书包,将里面的东西一样一样地拿出来摆放在课桌上。“哎,铅笔盒呢?书包里怎么没有?”父亲问。孩子漫不经心地反问:“你为什么不给我放书包里?”

“你这孩子,这是你自己的东西呀!”父亲不好意思地瞥了一眼正站在一边的我,继续对孩子说。“这是你的事,你要做好自己的事!”孩子用一付略带严厉的口气对父亲说。父亲听后,愣了一下,似乎找不出合适的话来应对,不好意思地扭头走出了教室。

于是,我问这个学生:“是谁来上学,爸爸还是你?”“我。”“是谁需要用笔,爸爸还是你?”“我。”“记得上学带好自己需要的物品,收好自己的书包,是爸爸的事,还是你的事?”孩子听后,俩眼盯着我,半天不做回答。

“你现在没有笔用,应该怎么办呢?”我又问。“老师,那你可不可以借我一支笔?”孩子的眼神终于现出了灵气。我从我的文具盒里找了一支备用铅笔递给他,他轻轻地对我说了声“谢谢!”

我真的希望这个学生能够通过这件事意识到自己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不可总是依赖着别人,依赖着父母,因为他已经不再是幼稚园的小孩子,而是三年级的小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要由自己来做了,即使偶尔忘记了,也该自己吸取教训,并且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呆呆地坐在那里等着别人来帮忙解决。

这件事情虽属个别现象,但是我却遇到过几次类似情况:

有个孩子在课间休息吃点心(snack)时,把书包翻个底儿朝天,然后,生气而又大声地说:“唉!我的妈又忘了给我带snack!”无奈,学校为了安全起见,禁止相互间分享食物,所以,我只好劝他多喝点儿水吧。等到放学时,那孩子见到他妈妈的第一句话竟然是:“你今天为什么没给我带snack?”后来,我也找了个机会和他讲明带好上学物品,包括水和snack,都应该是自己的事情,而不该是妈妈的事情。如果忘记了,该责备的应该是自己,而不是妈妈。

我们每次请学生交回家长签字的回信等作业时,总会有学生没交,问他们原因,他们通常都回答:我给我妈妈(或者爸爸)了,但是他们还没给回我,我的书包里没有。瞧,又是爸爸妈妈的错。于是,我不得不不断地告诉他们:这是你们的作业,该是你们自己的事情,你们要在来上课之前提醒爸爸妈妈赶快把字签好放进书包。

也有这样的情形:当父母陪着孩子进入教室以后,父母打开孩子的书包,帮助摆放文具,一旦发现书本或者当天需要上交的作业没在里边,就会不停地向孩子道歉,然后,急急忙忙地开车回家取来书本或者作业。不能不说父母这样做的出发点是替孩子上课考虑,书本文具不全,显然孩子上不好课。但是,这些事情的确该是由孩子自己来负责的。如果父母想帮,也该是在从家里出发前提醒孩子自己检查一下书包,以确保把该带的东西都收进书包。

我们每次下课前整理教室和收拾书包时,孩子们都是可以自己独立完成的,偶尔会有掉在地上的笔,经我提醒后,他们也都会马上捡起来收好。无论是收拾书包还是摆放文具书本,这个年龄的孩子都是完全可以自己做得很好,家长们绝对可以放心放手地让孩子们自己去做,不可剥夺了孩子们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权利,然后还怪罪孩子没有责任心和自理能力。一旦忘记了带什么,也要由孩子自己去承担错误,自己想办法弥补错误。只有这样,他们才会从中吸取教训,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不断地成熟和独立起来。孩子的独立绝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是个渐进的过程,是孩子从小就由点点滴滴的小事中累积起来的意识和能力。父母要做的是帮助孩子成长,而不该是代替孩子成长。帮助孩子掌握一项生活技能,表面上看要比父母举手代为劳之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但是它培养的是孩子的责任心,是令孩子受益终生的自理能力。有句话:“大人怎么生活,孩子就怎么游戏”,仔细想想,说得不无道理。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