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的意义不只是输赢
2017-05-03 10:52:34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在中文学校做老师好几年了,每年都在校长的布置下指导并带领班上的学生参加青少年中华学艺比赛的集体朗诵比赛,深感责任重大。作为集体项目,老师的作用十分重要,需要把班上中文程度参差不齐的每一位同学都调动起来,并达到一定水平。

虽说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但是,必须清楚地知道,如果方法不对,水土不服,就会颗粒无收,荒废了所有人的一切努力。因此,我在没人指点的情况下,到处查找资料,学习借鉴历年其他参赛队伍的表演,再自己摸索,决心尽全力把学生们训练出来,绝不能辜负校长的信任和家长的支持以及学生们的努力。

除了要争取获奖以外,也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中文学习不只是坐在教室里读课文写生字和组词造句,而是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进而增加学生们学习中文的热情和兴趣。而且,在这过程中,我也不断和学生们分享自己以前参加比赛的各种经历和收获,一起体会比赛除了输赢以外的更多意义,令我们都获益不少。

在我还没上小学时,就在家里常常听到母亲念叨各种学艺比赛。我的母亲是小学校的校长,在那个“抓革命促生产”的岁月依然不忘抓教学,每年都组织全校学生各类比赛。当时已经上了学的哥哥和姐姐每次参加完比赛,都带回来获奖的奖状和奖品,令我格外羡慕。

好不容易盼到自己正式上小学了,终于也有机会参加这些比赛了,这时才发现,因为母亲的特殊身份和哥哥姐姐的优秀,致使自己感觉如果拿不了奖,得不了第一名,将会是一件十分丢面子的事。现在想想,那时无形中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真是蛮大的。而这压力处理好了,会是动力,处理不好,就成了包袱。

还好,虽然当时并没人教我如何去正确面对,只是单纯地觉得要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决不能落后。说攀比也好,说不服输也罢,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经过持续不断的努力,不仅获奖无数,还真学有所成。小学毕业时,我以全区第七名的统考成绩,从就读的这间名不见经传的农村小学顺利迈进了北京市的重点中学大门。

升入中学以后,这样的学艺比赛不再有了,有的只是一年一度的体育运动会。老师看我人高马大的,就指派当体育委员。于是,压力又来了。其实自己的体育成绩并不是很突出。为了能在运动会上取得好名次,给同学们起表率作用,我一直自觉坚持每天练习长跑,以致不仅在运动会上获奖,还每年都以满分的成绩通过各项体育达标测验。初中毕业免试保送升入本校高中,以及高中毕业后如愿被竞争激烈的大学录取,体育课的优异成绩起了很大的作用。

大学毕业后不久,自费留学英国,四年后,又移民来到加拿大。这期间,不再有任何学艺比赛和体育运动会,心理上感觉轻松了很多。等有了孩子以后,她们学琴和上学,比赛又走进了我的生活。不过,毕竟不是自己亲自上阵参加比赛,一点儿没感到有压力,便把自己以前压力变动力的经历讲给孩子们听,希望她们也能通过比赛促进自己的学习。

后来发现,作为旁观者,我还从她们参加的比赛中学会了如何面对和分析比赛结果。比如小女儿有一次参加的钢琴比赛,其中一个曲子的得分很低,评委写的评语和她的钢琴老师对这首曲子的理解和要求有多处不同,也难怪得分不高。可是,她的钢琴老师在看到评语后,并不按照评委的说法去改,而是依然坚持她原来的教法。后来,小女儿在参加这个级别的考试时,这首曲子的得分居然还是很高的。

从中让我和孩子都认识到,带有主观因素的评判有时确实很难判定,自己的优秀不一定被所有人认同和欣赏,但是,还要继续朝着自己认定的方向去努力。当然,如果孩子们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祝贺之余,我也会及时用体育界的一句惯用语提醒她们:“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

从学生时代亲自参加比赛,到后来看自己孩子比赛,现在又指导带领学生去比赛,可谓身经百战,虽然现在能比较好地处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但每次看到学生们登台比赛时,多少还是有些紧张,不知评委会给出什么评判,祈祷天道酬勤。还好,这么多年来,每次比赛获奖后,学生们的喜悦和家长们一句“谢谢老师的辛苦”便是最好的回报。

准备和参加比赛,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但是,过后回想起来,每一次准备比赛,都帮助我们学习如何调整好心态,挑战自我,挖掘潜力,掌握更多的技能,而且朝着精湛的方向去努力。参加比赛,就是展示自己努力的结果,也是向别人学习的机会,从而共同进步,提高整个赛事水平,真正达到“以赛促学”的目的。所有这些经历,都使得我们收获宝贵的人生经验,远比比赛本身的输赢更加重要。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