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人”解读中国传统故事
2019-06-05 16:28:2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跟我学中文的几个华裔二代,虽然生长在西方国家,但是由于家长的重视和自己的努力,他们可以讲流利的中文,并具备一定的中文识字量。不过,他们对于事物的分析和理解却带有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因此,还得称他们为“香蕉人”。

记得我以前在中国上学学“盲人摸象”“守株待兔”“画蛇添足”“刻舟求剑”“曹冲称象”“拔苗助长”“郑人买履”等中国传统故事的时候,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老师都会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给了我们什么教训,而这个道理和教训都是有统一的标准答案的,考试时如果没有按照这个答案回答问题,就得不到分数。

加拿大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在老师的鼓励下,善于从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最重要的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限制,只要是合乎情理的回答,就都是正确的。因此,他们的思维十分活跃,并且畅所欲言。当我们在中文课上学习这些中国传统故事时,我特别想听听他们的见解。果然,他们从中解读出来的内容,除了众所周知的标准答案之外,还常常说出其它的带有他们年龄特点和跟他们成长环境与经历相符的答案。

先说“盲人摸象”,孩子们是这么议论的:“那几个盲人很想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可是他们看不见东西。周围的人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比如:当发现他们每人摸到的只是大象身体的某一个部分时,就应该帮助他们再去摸大象身体的其它部位,然后耐心地向他们解释,这是大象的耳朵、鼻子、腿,等等,让他们知道大象真实的样子,满足他们的愿望,这才是公平地对待盲人的做法。再从另一个方面讲,盲人自己也应该主动请求别人的帮助。”

关于“守株待兔”这个故事,孩子们说:“那个捡到死兔子的农民想不干活儿,每天都吃兔子肉,这多单调啊!几天就得吃腻了。而且,从爱护动物和维持生态平衡的角度出发,农民应该把兔子撞到的那棵大树砍了,换成一颗小树,这样,兔子就不会撞死了。”

孩子们从“画蛇添足”这个故事里学到的东西可不少呢:“我们知道了蛇是没有脚的。古代的人都喜欢喝酒,他们不是用杯子,而是用酒壶喝。古时候的人画画不用纸和笔,而是用树枝在地上画。”

他们说:“‘曹冲称象’的故事里,虽然曹冲很聪明,想出了大人们都想不出来的办法。但是,还有更简单的办法,让一群人站到船上去,代替石头,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体重,把这些人的体重加起来就是大象的重量,这个要比把一大堆石头搬到船上,再搬下来称石头的重量简单容易多啦!”

学习“刻舟求剑”时,他们七嘴八舌地说:“这个人出门在外应该把自己的东西保管好,不该让剑轻易地掉进河里,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了。而且,这个人不会游泳吗?”

还有“拔苗助长”“郑人买履”,孩子们说:“那时的人怎么这么不懂得基本的生活常识?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是很有智慧的,可是这些故事里的人却做出这么蠢的事情。”

由此,他们对这些故事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并且发表意见说:“如果是想教育别人,那就应该用正面的故事,告诉别人应该怎样做,可以成为更好的人。而不是用这样反面的故事,甚至把做的蠢事放大,告诉别人这么做就会得到坏的结果。”

孩子们的这些讨论再一次提醒我们,海外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学习,还应与时俱进,尤其要注重孩子们思维的训练和各方面能力的培养,让他们获得更多有益的人生经验,把教书和育人落在实处。还有,我们平时在教育孩子时,要因材施教,多用他们容易接受的正面引导,而不是单纯的指错批评。再有就是我们文字工作者要更多地传播正能量,以期获到更好的效果。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