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毛厚长的死想到的
2008-01-26 17:52:54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作者:点心)毛厚长的死,无疑对他的家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两名子女尚未独立,年少无助的悲伤,外人岂能读懂?对于毛先生的不幸,让很多移民都联想想到自己,担心是否有一天,自己也会这样死于非命,且是客死他乡。

但在这一片伤心的声音里,我也听到了不和谐音。有人指责他没有金钢钻,就不要揽下那个瓷器活。可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又有谁自甘贫穷和落后呢?

对于他这样一个没有什么特殊技能的人来说,在哪里不都是打工吗?这和那些所谓的有技能的,自觉在国内无法取得长足进步的优秀人才,同样是为了美好的未来而离开生养自己的祖国,又有什么根本的不同呢?我们不过是比他多读了几年书,因而侥幸地比他多会两句英语,可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加拿大人眼里,我们和毛先生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曾经看过一本类似于中国民工白皮书的集子,文章说,人口学家的研究发现,民工多以从比较贫困的地区来的为主,而这是和他们的经济状况分不开的。最穷的西北地区,离乡背井的人并不多,因为如果外出打工,可能一张车票就用光了他们一生的所有积蓄,而对未知的恐惧,也不是他们所承受得了的;同理,富裕地区外出打工的也不多,他们可以有更多机会接触外面的花花世界,经验就是财富,也许他们也没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可他们通过来自各方面的渠道,清醒地认识到,以自己的条件,即使外出闯荡,也未必会有比现在更好的未来。

对于那些民工来说,身份的归属始终是个问题,你如果问他们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他们还是会不自信地说自己是乡下人,哪怕他终于在城里挣下了很大的家业,哪怕他的家就在和城里相隔一线的郊区里。如果有人问你是哪里人的时候,即使你拿到公民很久了,你是否还是会说自己是中国人?

有人把在国外的华人比做第一代到城里打工的农民。这话可能让那些拿着年薪一、二十万,名校毕业,或是在世界知名大公司里任要职的人觉得降低了身份。但如果你看到这样一段话:民工在城里看不到自己的前景,没有稳定的预期,缺少安全感。你是否觉得这种心理熟悉?

有人从他的死,想到该如何自救的问题。的确,我们需要学习自救,我们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来想象自己会怎么个死法,因而提前做好准备。但我们更需要学习英语,学习西方文化等等,这样我们才能更快地进入本地社会。可是条件呢?很多事实制约了我们理想变为现实的可能。

留学而留在国外,最后终于挤进所谓上流社会边缘的人才也好,被蛇头运过来,永远也无法走出唐人街的偷渡客也罢,在这异国他乡,我们同属于和那中国民工一样的性质,我们都是这个陌生国家的移民。

几年前,曾有人说多伦多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此话言尤在耳,近来发生的多起无辜生命被杀害的事实却在印证这是一个多么悲哀的谎言。

不管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你我一样的移民也好,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也罢,生命在那一刻都无法挽回地凋谢了,而他们都曾如此鲜活地灿烂过,爱过,也被爱过……

我们当初选择移民加拿大的时候,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国家治安好,可如今政府没有在加强禁枪法律上面加大力度,而警力的不够,也使得普通百姓的无辜生命日益受到威胁。

草民的生命从来都如同草荠一样,被风吹走也好,被无情的流水带走也罢,我们的死在历史长河里很快灰飞烟没,只能祈盼强大而有力的政府,在百忙中会考虑到我们微不足道的需要。

为了寻求美好明天生活的本能,我们不得不离开需奉养的父母和熟悉的环境,来到这陌生的国度一切从头开始;为了挣多一点钱换取家人的幸福的本能,我们不得不拿自己的生命做赌注,一次次在成功与失败之间行走,在生与死之间搏斗。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渐渐学会象成功的人顶礼膜拜,吸取他们的宝贵经验,却不知道一个人的出身,性格,阅历等,早已决定了他的命运,无论我们怎样学习,也不会把人家的成功变成自己的。

在和死神相遇的那一刹那,毛厚长究竟是怎么想的,我们永远无法得知,但有一点可以确认,他并不想死,虽然他生前背负着怎样一个沉重的担子。

死者死矣,愿所有的不和谐音都能消失,让他的灵魂得以他渴望已久的安息……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