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感受祖国变化
2009-07-22 18:22:50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点心)这次回乡探亲是我移居美加八年来首次的中国之旅,面对中国近年来翻天覆地的巨变,真是感触良多。

还记得我们这一代,学英语是从初一开始的,课本的内容侧重于读写,于是造就了不少聋子英语,哑巴英语。这固然是和那个时代缺乏大量英语教师有关,但也和当年关闭了国门太久,因此缺乏实践作战经验分不开。

那时候的英语,对话的内容是多少有点脱离现实的,除了对人的问候之外,生活中的口语培训少得可怜。口语,是那个时代英语学习最欠缺的。后来,尽管大学里有英语角,可是能在那里自由交谈的始终是少数,听尚且有困难,说就更不容易了。

这次回国,有一个总体的印象就是:年轻一辈的英语,比起我们那个年代是强多了。一问才知道,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就开始接触英语了,翻看他们的教材,内容生动有趣,课本大了,图片多了,枯燥的文字少了,它已经不再单纯是英语课本,更象是一本和你一起成长的百科书。

我翻看的是一本初一在深圳读书的学生课本,彩色的各国小国旗,给了学生更感性的认识,热带寒带的介绍,正好结合了初一地理所学的知识,让孩子们不仅没有陌生感,反而有了温故知新的亲切。

中文不是很好的儿子同他们很快交谈起来,他们不仅听懂了,还可以简单地回答几句,而他们还不是国际学校的学生,不过是普通学校一名学习认真的小孩子。儿子连连赞叹他们:你的英文水平比我的中文水平高。这表明中国二外的教育体系比美国的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具成效。

无论接触的是中小学生,还是大学生,研究生,只要是认真的中国学生,他们的英语水平都不低,他们也喜欢看英文版的大片。可以想像这批中国学生如果出去,他们的起点绝对比我们当年高得多。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想出国:“如果有境外培训的机会,我一定去。但长期的发展,我还是倾向于留在中国。”一位学生这样谦虚地告诉我。

这次回国还接触到在中国留学的非洲留学生。我们居住的这所大学,黑人可不少,他们同中国人一样,骑自行车,坐巴士,去邮局寄信,就如同我们这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一样,日常生活并没有多大困难。后来得知。他们是拿着自己国家和中国政府的奖学金来中国学习。

和我们攀谈的一位黑人学生,就是来自非洲的加纳,他在自己国家是一名数学老师,他十分庆幸自己有机会来中国深造,抓紧一切机会练习自己的口语,当然他的存在也是一个机会,中国学生同样可以抓住一切机会和他练习英语。他的发音不错,而且人也纯朴可爱许多。所以年轻一点的他们,身边如果跟着一个中国女孩,那是一点不奇怪的,行人们也习惯了他们出双入对,倒是我这样少见多怪的人,要对他们多看两眼。

除了国人英语水平提高给我很大触动外,中国对重大事件的反应速度也比我离开时快得多。就拿这次的猪流感来说,最开始爆发时,中国高度戒备,这让早已经订好机票的我,几欲取消机票。随着人们对猪流感的认识不断加深,以及相应的医疗和药物迅速跟上,中国政府对猪流感的恐惧减少,于是回国的游客也就变成自行隔离。等到我回去的时候,过罗湖桥时,也就比国内旅客多一次量体温,如果没有发烧,那就可以同任何正常人一样自由行动。

不仅仅是政府部门,下面的各级单位的办事效率也有所提高,并更加人性化。这次回国,去财务处办理母亲账号转账的事情,以往财务处号称财神爷,对外办事态度十分倨傲,可这次我去了后,因为资料不全,只好回去打算改天再办。没有想到工作人员居然从电话科查到电话,并提醒我们迅速办好手续再去。

不能小看这一跟进,如果全国上下每一个单位都有这种跟进的作风,中国一定会进步和发展得更快。

然而中国的交通仍旧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情,其拥挤状况比起我走的时候更加糟糕。十年前就有外国朋友说,中国的公路交通亟待改观,十年后的今天,私家车及小型电动车的增多让交通状况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加恶化。

中国象武汉这样的大都市,人口的密集程度远比美国加州大,因此在武汉几乎无时不堵也就不奇怪了。当然建地铁早已提上了日程,一桥,二桥,甚至更多的桥在建,然而塞车现象却始终是让上班族头痛的事情,结果是有了私家车却开不起来。

武汉的公交司机水平实在是高,在行人和各种车辆中穿梭自如。难怪有这样一种说法,乘客付的是公交的价钱,享受的却是出租的速度。这里不能不提到出租车的管理,为了减少投诉,他们抄近路,走难行的小路,尽自己所能为顾客多省一点钱。虽然我已经在国外开了八年多的车,但如果要天天象他们那样开车,我一定会少活几年。我是没有胆量,也没有技术在中国开车的。

中国在发展,中国在进步,然而人口太多永远是中国前进道路上的一块巨大绊脚石。中国要达到美国加拿大那样的水平,清新洁净的空气,高质量的生存空间,良好的公民素质等,还需要很多年的努力。中国是一条腾飞的巨龙,然而五千年的历史和五千年所积留下的问题,也让这条巨龙飞得异常辛苦。

中国依旧是发展中国家,不论这次奥运会办得多么成功,不论欧美大国如何小心提防,要成为发达国家,即使不是路漫漫其修远息,也是非三,五十年内无法达到的,中国,任重而道远。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