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拍花卉的乐趣和收获
2010-10-13 17:26:26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用摄影留住春夏季的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精彩瞬间,无论是拍摄的过程还是欣赏的过程,都是件十分美好的事情。尤其是在漫长的寒冬里经常看到这些春夏季开放的花朵,不仅赏心悦目,还会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现在都用数码相机,没了买胶卷经济上的顾虑,连几岁的孩子都可以随时随地拍上几张。但是要想把照片拍好,拍的有特色,就得下一番功夫,欣赏研究其它摄影爱好者的作品,自己不断实践,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前不久《星星生活》上介绍了如何用你的相机“拈花惹草”,记得文章一开始就介绍说:拍花不要俯拍,要蹲下去,最好以比花还要低的角度拍。那段时间正好是水仙花和郁金香盛开时节,这两种花都比较矮,都需要蹲下拍,在拍水仙花的时候,我索性躺在地上仰拍,以蓝天为背景,使得水仙花很挺拔向上,不像以前拍的花朵低垂着。虽然浑身上下全是泥土,但看到这样的照片,自己觉得还是很值得的。

摄影就是光和影的艺术,我发现,利用太阳光照在花朵上的光和影,来突出主体花朵,也使得画面有立体感。一般早上的光是斜射,逆光或者测光拍花,不仅花朵的光很足,拍出的花很透亮,还会看到有花瓣的阴影在花的上面。而且,背景颜色要尽量简单,以蓝天,或者绿草为背景,看起来不乱。如果以建筑物,树木的阴影为背景,使得花的背景颜色比较深,则更加突出主体。

早上太阳是斜射,建筑物或树木阴影比较好找。我由此也养成了早起的习惯,早饭后,出门暴走,看见邻家好看的花,就拍上几张,既锻炼了身体,也为暴走增加了乐趣。

以前不敢晴天拍鸢尾花,光太强,效果很不好。自从用阴影做背景,阳光下的鸢尾花昂首绽放,晶莹剔透。有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阴影,小闺女见我很惋惜的样子,劝慰我:“等到周末,我也早起,拿一把黑色雨伞陪你去照花,我帮你用雨伞做背景,可以吗?”她还真会帮我想办法!

等周末,她真的早早地就起来和我去拍花,只是没用她的雨伞,因为觉得那样添加人为因素的色彩效果不佳。不过她倒是帮我扶着花枝了,她很高兴能帮到我。等照片传到电脑上,小女儿兴奋的指着上面的照片,告诉姐姐和爸爸哪几张是她帮我扶着花枝照的,“因为有别的花枝或者叶子挡着,妈妈说不好看,我就帮妈妈把那个花枝往边上扶一下。”

年年花开,年年拍花,年年都有新收获,新体会。

通过拍花,认识了许多以前不知道的花,也了解了很多相关的花卉知识。我比较习惯于在网上查询所拍的花卉常识,该花的主要分布地区,食药用价值,相关传说等等。以前我分不出牡丹和芍药,现在知道了它们虽然花朵很像,但是叶子不同,花期也不同,牡丹先开,芍药后开,而且还有“牡丹为王,芍药为相”的说法,尤其还结识了双色芍药和双色牡丹(二乔)这样的珍品。

而荷包牡丹和鸢尾花,以前只知道它们的英文名称,现在不仅知道了它们的中文名字,还了解了荷包牡丹这个名称的来历。欣赏到舒婷的诗《会唱歌的鸢尾花》,和梵高的名画《鸢尾花》。

为了拍花,每次外出都眼观六路的看路边邻居家门前有什么花开。连孩子们现在都学会了,常常向我报告在哪里看到什么花开了,很好看,让我去拍,这些无疑都很好地锻炼我们的观察能力。

有时,孩子们也带着她们的小卡片机和我一起去拍花,丁香花开的时候,我们一边拍一边寻找五瓣丁香。开始她们没耐心,还和我争辩说:“丁香都是四瓣的!”可等我真的找到一朵五瓣丁香的时候,她们也来了精神,仔细耐心的也找到了各自的五瓣丁香。再仔细观察,还发现丁香不仅有紫色,紫粉色,白色等几个不同颜色,花瓣形状也不尽相同,有的胖一些,有的则细长。

暑假期间,孩子们有更多时间和我一起拍花,这个季节,红的,黄的,紫的,白的,各色的花儿,姿态各异,样式不同,颜色深浅也不一。在我的影响下,她们也都早早起床去拍照。有好几次我们都遇到蜜蜂繁忙的穿梭于花丛中采集花粉,两个孩子以前都有被蜜蜂蛰的前科,所以见到蜜蜂就怕。我告诉她们:“放心吧,蜜蜂现在正忙着采花粉,顾不上来蛰你们啊!”

后来,我们小心翼翼的仔细认真地观察了好几次蜜蜂采花粉的过程,当蜜蜂落在花心采花粉时,可以清楚地看到蜜蜂伸出来的一个长长的细针,偶尔还会发出“嗡嗡”的叫声,这些都不禁令我想起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也有相关的儿歌教给孩子们唱。

回到家,我们在网上惊讶的发现这样的信息“一只蜜蜂酿吐一公斤的蜜,要用三万三千三百三十三个工作小时,吮吸三千三百三十三朵花蕊。要酿出五百克蜂蜜,工蜂需要来回飞行三万七千次去发现并采集花蜜,带回蜂房。一汤匙蜂蜜可以为蜜蜂环绕地球飞行一圈提供足够的能量。”难怪人们一见到蜜蜂就会想起“辛勤”,一说到“辛勤”,首先想到的就是蜜蜂。

美好的事物具有升华心灵的力量,留住这些美好,再分享这些美好,就是对美的传递。拍好花卉,我们不断地追求着,收获着,更享受着它给我们带来的乐趣和收获。

照片说明:

1,水仙花
2,郁金香
3,牡丹
4,芍药
5,鸢尾花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