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博客:偶尔不开心
2012-03-01 09:03:59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栏作者点心)说起来不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大家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难免有不开心的时候,只是东西方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不同罢了。

我们就从孩子离开父母那一刻说起吧。在这里送孩子的时候,告别的方式是:妈妈说“HAVE FUN”孩子回答是:我爱你。中国父母呢?大约是这样告别的:听老师话,别和小朋友打架,上课要用心听讲。孩子呢?大概很少和你吻别吧?

谁把孩子的童真和快乐夺走了?我相信如果没有升学和就业压力,中国父母也希望以西人的方式道别。可是中国竞争那么激烈,人口那么多,且往往一考定终身,而且中国人重视书本的力量多过社会实践,所以就算有开明的父母,豁达的孩子,在整个大环境下,也难免不被视为异类,快乐,也就相对少了。

孩子从上学那天起,就算是融入社会了,就要面对人际关系了。情绪高低起伏,自然也会有邪恶的同学欺负。我们小时候只学会了报告老师。这里的孩子呢?老师鼓励你自己解决问题,学校还会定期教导学生如何对付学校里的霸凌。如果家长看不惯插手帮助孩子呢?老师一定是不会赞同的。

除了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学校还教会孩子要学会交流技巧,简单说,就是会聊天儿,和任何一个走在路上的陌生人都可以聊天气和最近的时局,在这样的大氛围里,不是西方人没有烦恼,而是他们从小就训练,捡对方喜欢听的说,不要把情感垃圾倾倒在别人那里,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进入大学,老师最常挂在嘴边的就是:Don’t take it personal, Be professional。 意思就是说,工作中遇到任何不快乐的局面,请记住,别人不是针对你的。同样,也请你对事不对人。做不到怎么办?Be professional。你可以不喜欢一个人或一件事,但是工作中,请你表现的专业一点,不要把它显示出来,偏见是你私人的想法,而歧视则是行为的表现。如果你或对方表现不专业,情绪失去控制,轻则受到批评,重则受到处罚。

这也就是为什么公共场合你很少听到本地受过教育的人的高声喧哗,父母很少提高嗓门训斥孩子。哪怕是葬礼,送别的人也是轻声交谈,整个过程肃穆和缓,大家回忆死者生前的美好故事,无论多悲伤,都要控制眼泪,用微笑送别。

关于这个话题,我们老师还多加了几句。他是意大利人,在美国生活了几代,去过不少地方。他认为,加州人因为多元文化,各种族均分天下,所以比较开朗,喜欢交流,但传统的南方人则严厉和倾向于保守。

他曾经去过中国两次,让他惊讶的是,和美国的媒体所描述的,有相当的差距。美国几百年的历史,和中国的几千年的沉淀,是无法进行比较的,如果用美国人的视角去看中国人,则显然是不准确的,反之亦然。

他最后的结论是,美国人并不比中国人快乐,而且美国人十分傲慢,如果美国人不及时调整自己天下最大的心态,最终等待美国的,只有衰亡。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