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务也是一门学问
2012-05-24 19:40:38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玮仁)那天走在路上遇到几位女儿以前的同学家长,如同见到久违了的亲人一般,春天的阳光,暖洋洋的,我们几个边走边聊,兴致极高,谈论的话题除了彼此近况,孩子的成长,还有日常家务等等,无话不谈。

关于做饭和做其它家务,那天我们有过一段这样的对话:

“我们家孩子就是爱吃带馅儿的,可是我真是发憷做馅儿。有一回我做包子,愣是从中午1点多,折腾到晚上8点多才算完活儿,累得我呀,都动活儿不动了!”这是一位说话夹杂着地道的北京方言的母亲。

“啊?7个小时,这么长时间,那你得蒸出多少包子呀?”另一位惊讶地问。“嗨!别提啦!馅儿太多了,发的面都用完了,又接着和面,把剩下的馅儿包饺子。”她解释道。

“那你们把包子和饺子都吃了吗?”我又好奇地问。“哪能都吃了呀,就把饺子吃了,包子根本没动,只能第二天再吃,肯定就不如刚蒸出来的新鲜好吃了。”她露出一脸遗憾相儿,我们也都对她深表同情。

“如果你再和面以后,馅儿用完了,面又多了呢?你还会再做馅儿吗?这样循环往复,得做出多少来呀!”我有些疑惑地说。“是呀,所以想听听你们是怎么做的?”她停了一下脚步,望着我说。

看大家都沉默不语,我便把自己的做法介绍给她说:“我一般要是剩了馅儿,就放进冰箱,第二天再和面包饺子或者做馅饼,再或者索性像炒菜一样炒了吃。如果面多了,就烙个饼,或者放进冰箱下次和面时再用,我绝不会补面补馅儿的。其实,还可以慢慢自己总结出来一些规律,多少面,配多少馅儿合适,馅儿里面有多少肉馅儿,多少菜,比如几个白菜叶,多少根芹菜杆儿等等。”

“你是说,要自个儿有个谱儿?”她笑着问。

“对对,不是说什么都得靠谱儿嘛!所以得先把谱儿做出来,才有的靠呀!对咱们来说,这个谱儿就是食谱儿呗!咱老祖宗在造字组词时就告诉咱们了,做饭得有谱儿,不管是写出来的食谱,还是在铭记在心里的谱儿。”说完,我们都乐了!

我这么说是因为我在家里的厨房的抽屉里有一个用了16年多的小本子,上面写了很多食谱。最开始的几个是大女儿出生之前,父母来多伦多探亲帮忙时,母亲帮我写下的。蒸一锅馒头需要多少杯面,一锅包子需要多少杯面,多少杯面可以包出多少个饺子等等,还有其它很多配方的用量,都是母亲在这里探亲期间帮我总结出来的,为的是方便我做家务。十多年过去了,那个食谱本不断地被我加进新的内容,为我做饭提供很大方便,也节省了很多时间。

记得那次母亲在多伦多期间,还跟我讲了国内小学生每一年的数学竞赛都会有一道“统筹学”的题目,就是如何安排做家务的时间,列出几项家务事,然后问怎样安排最合理,最节省时间。

我耐心地听着从事小学数学教研工作数十年的母亲给我讲解,她给我举了个简单的例子:要先洗米做饭,等着饭做熟的时间,洗菜切菜炒菜,这样,饭熟了,菜也差不多炒好了。反之,就浪费时间。而且需要时间长才能熟的菜先炒,反之,前面炒好的菜需要等着太长时间,就放凉了。我当时很惊讶这些日常家务居然能编进小学数学课程。母亲解释说:“这些看似是做饭干家务,实际上是用这样形象的事例学习时间管理,这对一个人的学习和工作都很重要的。”

前几年,大女儿开始每天早上为我们做麦片粥,因为早上的时间总是显得很紧张,很金贵,我就告诉她节省时间的小窍门儿:“你先把火打开,再把小锅里放好水放在火上,在等着水烧开的时候,可以干别的,比如自己喝水,准备上学带的午餐饭包等等。”她这样实践了几次,惊讶地说:“确实呀,这样要比我以前先喝水,然后,站在那里等着水烧开,吃完早饭再准备午餐包的东西节省时间!”

后来,她上9年级时,有一门课程叫做“Family Study”,所学内容就是如何合理安排每一天的时间,上学,作业,课余活动等等。还有就是具体地学习怎么做日常家务事,包括做饭和缝纫等。课程期间,她学会了自己做三明治和Pizza,还有动手钉纽扣,课程结束前,每人还自己设计裁剪,并用缝纫机做出来一条花围裙。之后,她在家用在学校里学来的方法为我们做过很多次三明治和Pizza,很为我们所喜爱。而且,自己衣服扣子掉了,或者衣服的什么地方开线了,她都乐于自己缝补,不再求助于我。

把做家务列为学校教学的一项课程,足见它的重要性。我在她这个年龄当然是没这个机会有老师专门教的,都是靠自己平时看父母做家务,或者帮助他们做家务慢慢学来的。所幸的是,后来自己又在母亲的帮助下,有机会在家务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不仅避免了为繁琐的家务所累,还常常以做家务为一大乐趣。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