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汉美国鹿原河上白水漂流记
2015-08-04 06:00:23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华磊)早就耳闻峡谷漂流很刺激,不知有生之年能否一试。年过七十,机会终于来了。去年九月初,外孙女从舅舅那里得到一个令人惊喜的生日礼物,要带她去漂流(Rafting)。我也就”沾了光”。

首先来解释一下为什么通常把漂流叫成“白水漂流(White Water Rafting)”。开始还以为“白水”是一个地名。后来看到所有的漂流大都称之为“白水漂流”。查了一下,才知道“白水”是指峡谷里流水和岩石碰撞后产生的白沫,人若漂流其上,宛若漂于粼粼白水波光之中,因此该类漂流称为白水漂流。

白水漂流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休闲活动,现已发展为一个很流行的休闲运动。最早漂流是一种交通工具,用于运送人,狩猎,和转移的食物。20世纪70年代漂流发展为包括在慕尼黑奥运会的一项休闲运动。在80年代,随着漂流继续获得普及,在美国南部和非洲许多河流开设了漂流活动。在90年代,漂流被列入重大的体育赛事,例如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

随着此项活动的普及,漂流设备和活动的组织质量在逐步提高,已经变得更加安全并且更加专业化了。但是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高级别的漂流,依然是一个危险的运动。如果不遵守安全防范措施,有可能会发生伤亡。

我们去漂流的地方是马萨诸塞州西北部的鹿原河(Deerfield River)。鹿原河通常又音译为迪尔菲尔德河,是音译。音译不能涵盖Deerfield的原味。既然中国的作家陈忠实有一部著名的小说,叫《白鹿原》,那我就干脆把这条河译为“鹿原河”吧。当初这条河之所以这么叫,肯定和deer(鹿)和field(原野)有关。说成是“鹿原河”你马上可以想像出鹿在河岸原野上奔跑的景象。

我们参加的漂流是一家叫“ZOAR户外假期”公司组织的。1989年,ZOAR户外探险率先在马萨诸塞州鹿原河开展泛舟游。此后,他们又在新英格兰地区把漂流游扩大到佛蒙特州的West河和马萨诸塞州的Millers河及Concord河。该公司有着最先进的漂流装备。他们训练有素的的专业漂流导游有良好的安全记录和有多年的经验,可以指导从初学者的平缓浮游到专家级的惊悚漂流。除组织漂流外,他们还提供美味的自制美食和便利的住宿设施。我们参加的是一日漂流,水平是中等的。上午十点半集合,到下午四点左右结束,含午餐。

九月七日早上,不到九点我们便动身,大约一个小时到达漂流集结地。每个团在一个木制会议厅里集结培训。我们更衣后来到这里,按要求我们穿得都是纯尼龙紧身上衣,下穿游泳裤。漂流不能穿棉的衣服,要穿速干紧身的。鞋子要合适且不易脱落。我的上衣是十几年前在MOTOROLA参加龙舟队时发的队服,鞋是专门用来下水的鞋。

年轻的领队一纵跳到讲台上介绍情况和注意事项,并让我们在“生死状”上签字画押。外孙女还不到18岁,由我这个监护人代签。我们的行程是先乘大巴沿河向上游开,然后登艇沿河漂流而下,返回集结地。在白水激流中漂流对皮艇的要求很高。鹿原河上白水漂流使用的皮艇一般为两种:6人艇和8人艇。所使用的皮艇都是订制的顶级名牌皮艇。批发购买这样一艘订制皮艇价格大概在上万美元。皮艇配有防水储藏的桶或防水袋,存放急救设备和药品。

结束培训后,全团队的人都上了一部巴士,六个导游兼舵手最后上车。每个人都有落水的准备,换下的衣物已放在自己车里。儿子带了一个防水袋,相机等物可以放在其中。登车前,在一个木房内,选取头盔、救生衣和划桨。穿好救生衣,戴上头盔。

大巴抵达达目的地时,已经看到河里有皮艇了。在登皮艇之前,舵手检查所有人救生衣的拉锁和卡扣是否工作正常,把每个人救生衣的各条调整带子拉紧。我们这个团分乘六只皮艇。皮艇大小不一样。每个艇上六到十人不等。是按参加的家庭人数组合的。从漂流感受来说,6人艇更猛烈一些,也需要参与者和舵手更有“献身精神”;大艇更舒适。在座位中,前面的座位更为刺激。我们乘的就是6人艇,而且我和儿子就坐在前面。

下水了。开始心情有些紧张。不过在舵手的调教下,我们很快适应了漂流。时而在舵手的口令下,一起向前划几下;时而向后划几下。大部分时间,我们是不用出力的。

心情平静下来后,便顾得上看看周围的环境了。鹿原河水质非常清澈,一派天然溪谷景致。河水时而平缓如境,时而湍急荡漾,不时出现由河中的巨石或河床的曲转形成的急流点。放眼两岸和远山,满眼全是苍绿的原始森林。河谷上空两岸崇山峻岭中露出的兰天上,飘着朵朵白云。几只兰色皮艇镶着红色(救生衣)黄色(头盔)漂在河中,真让人觉得怡然自得,美不胜收。

这种如诗如画的景观让我抛开一切烦恼和积郁,顿时感到了一份清新,一份豪情;真正享受了大自然带来的乐趣。真可谓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我在心中不由地感叹:这趟来得太值得了;能看到这样的美景,此生足矣!

来到了水流平静河段,舵手让我们从防水袋中拿出相机拍照。又听舵手说,这里可以下去游泳,儿子率先跳进河里,外孙女紧随其后。两人在水里好不自在!有救生衣托着,便可仰面漂在水上了。但上艇可不容易了,外孙女试了几次都上不了。儿子在下面推,我在上面拖,才把她拉上来。儿子自己也爬不上艇,主要是使不上劲,最后还是舵手抓住他肩上救生衣的带子,把他拖上来的。看到上艇那么困难,原想也下去一游的我,便打消了这个念头。

游完泳后,舵手怕游客在平静的水面上缺乏刺激,于是在舵手的“挑动”下,各艇之间发动了“战争”,打起了水仗。人们用桨向对方打水。每个艇上还有一个水桶,可能是用来皮艇排水;这时也成了打水仗的“重武器”。儿子是我们艇上的主力,也是“好战份子”,不断地用水桶在河里舀水,向对方泼去。可惜在打水仗时,无法用相机记录这难忘的“战争场面”。

不一会儿,来到了一处激流峡谷、落差巨大的地方。严峻时刻到来了……大家严阵以待地注视着前方,脸上还露出期待的笑容。从这时开始,便有专业摄影师在河边用专门照像机对准我们,拍下了一系列照片,记录了一幅幅惊心动魄的画面。

前方一个巨大的漩涡迎面而来。舵手力挽狂澜,一个侧身让皮艇躲过了漩涡。漂流的舵手不是个容易的活儿,看着她熟练的动作就知道她干了不少年了,真是个名副其实的浪里白条。我双手紧抓皮艇上的绳子;小将们初生犊儿不怕虎,还在微笑着奋力划桨。此时照片里我的表情不知是恐惧,还是坚毅?

突然一个大浪迎面扑来,皮艇直插浪中。此时,小将们的微笑已荡然无存,换来了异样的表情。眼看就要被巨浪吞没,浪花飞溅、如堕深渊,全艇几乎卷入水中,大有飞流直下三千尺感觉。艇中水深过半,就像坐在浪涡里。我心想:里里外外都湿透是最起码的结果了,旦愿不要遭遇灭顶之灾。还好,我们又浮出了水面。这又是一场有惊有险的“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接着,巨大的落差再让皮艇急速地顺流而下。我们终于冲到了峡谷的底下。个个成了“落汤鸡”。 “好爽哦!” 还没有定神,皮艇又旋转了360度。皮艇上下晃动,左右摇曳,技艺娴熟的舵手拼命舞动着自己手中的船桨。全靠舵手两下子,不然我们就要与岸边的巨石接吻了。

胜利了!我们和另一艘皮艇在一个平静的河湾会师。不是每一艘皮艇都能顺利通过这个峡谷的。在这里我们目睹了后面的一个艇的舵手在与波涛搏斗中落水,大家都为她惊叫了一下。又为他们化险为夷,成功脱险而欢呼。

这时,一条大黄狗,从河边高处的石头上蹦跳地冲下河边,来到我们旁边到河里喝水。我们这才发现站在河谷边高处悬崖上的摄影师,大家挥手向她致意。

一番搏击以后,已是下午两点了,六艘皮艇全部靠岸。每艘艇的舵手都拎着一个很大的圆保温桶上岸,这些保温桶是在途中的一处地方装上各艇的。舵手们从保温桶中取出午餐食品摆放在一排木台上。大家纷纷“丢盔弃甲”,享受午餐,舵手们也吃上了。“酒饱饭足”后,孩子们就在野地上“疯”了:嬉笑吆喝,你追我赶。

休息结束,我们戴上盔甲继续上艇漂流,不觉到了终点码头。看到微波荡漾的河面上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漂流还在继续之中,真不想上岸。如此刺激和美妙的的漂流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深邃、秀美与粗犷,真是过瘾。要有机会一定要再来第二次、第三次。

回到早上的集合点,下载处理好了的照片已经在墙上大屏幕显示器上播放。人们嬉笑地又看到刚刚所亲身经历、驰魂夺魄的场景,纷纷解囊买下刻入照片的CD。CD里只有你所在皮艇的照片,这也在清理之中。这样除每人近一百美元的报名费外,照片CD还要花上五十美元。但照片的精美和捕捉的瞬间镜头是让你无法拒绝的。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