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处不青山 天涯何处是归宿?
2019-11-06 22:59:33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华磊)诗句“人生无处不青山”源于日本19世纪中叶幕末时期的僧人月性之手,全诗为“男儿立志出乡关,学若无成不复还。埋骨何须坟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与其同时代的西乡隆盛把“学若无成不复还”改为“学不成名誓不还”;把“坟墓地”改为“桑梓地”;把“人间到处有青山”改为“人生无处不青山”。经影响力更大的西乡隆盛之手,此诗很快便流传开了。

该诗传入中国后,被许多士人所喜爱,并视为励志诗。毛泽东又将“男儿”改为“孩儿”成了他“留存于世的第一首诗”——《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不经意间我们正走向人生的暮年。作为漂泊他国的海外老人,我对诗句“人生无处不青山”的特殊青睐来自对“百年”后“何处是归宿?”的思考……

清明时节,我们去给年初刚刚仙逝的炳权老师扫墓。墓地位于波士顿西南部的圣约瑟夫公墓。墓地占地很大,坐落在一个起伏的坡地上,沿蜿蜒盘旋的道路可行车到墓地的各个小区。茵茵绿草地上点缀着松树,分布着形状迥异的墓碑,碑文不少还是中文的。炳权老师的墓恰好在墓地最高处的一个椭圆小区中心。我们向着他的遗像深深地鞠躬,献上了带去的鲜花。

回程的路上,我默默地驾车,行驶在9号公路上。想到,要是我们在这里买一块墓地,岂不是将来又可以和炳权老师做“邻居”了?很快,我就自我否定了——虽知儿女将来要迁徙何处,为了扫墓难道还要专程跑一趟波士顿?留在异国他乡的墓地,在国内的亲朋也永远没有了合十悼念的机会。

我和妻子的父母都葬在合肥同一个墓地里,而且做了“邻居”。从古到今中国人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把孝道看得很重,祭拜扫墓成了不能忘本的一种情结。回国时去扫墓是必须的项目。我曾和妻子讨论过,死后火化后,就让子女把骨灰撒在父母的墓地旁,哪怕是象征性的。这样一来可以永远地陪伴父母,二来后人扫墓时也一并兼顾了。但想到要让子女“捧着”我们的骨灰回国真有点为难他们了。

说起扫墓,我有一个夙愿——下次回国时要去山西省交城卦山的华国锋陵园和江西省共青城富华山胡耀邦墓。华国锋为民族毅然冒杀头之禍、大智大勇粉碎了“四人帮”,避免了中国沦为内战及人民遭殃的悲惨境地,给中国带来的起死回生的变化。胡耀邦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良心,他给“地富反坏右”摘帽,其意义不亚于美国林肯解放奴隶,结束了一个进入二十世纪的国家,不但存在大量戴帽子的“贱民”还存在千百万人受出身歧视的历史。为像他们这样名垂青史的人物建墓才有意义。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像宇宙中的所有事物一样,人从出生、长大到衰老、死亡终究会解体、腐烂到消散——大自然摧枯拉朽把一切曾经美好的东西荡涤无存,我们只存在于生命的过程。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美国华盛顿州州长已签署法案,使该州成为首个允许居民把自己的遗体变成肥料的州。这是一种被称为“堆肥”或“重组”的埋葬方式——未经防腐处理的人体遗体将被放置在堆肥室中,与木屑或稻草等有机物一起自然分解。降解完成的遗体交回给家属,添加到土壤中,可以用作树木、花卉和其他植物的堆肥物,用来维持新生命。被视为一种更环保的安葬方式,而火化、土葬成本高,还会使用防腐液等有害液体,或者消耗石化燃料。

中华民族号称礼乐之邦,向来重视丧葬礼仪,上述方式似乎一下子很难让华人接受。相比之下,海葬已悄然流行,特别是受周恩来、邓小平及巴金等名人的影响。与之配套的网上墓地——在互联网上的个人虚拟墓地,成为一个寄托哀思、悼念逝者的平台,真正实现了远程祭扫。

加拿大著名华裔作家李彦2018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未雨绸缪》一文中提到有加拿大华人考虑采用“捐献遗体”——“只要你表示愿意捐赠,将来不管是病重还是车祸,进了医院,人家就全盘接管了,一点不用家人操心……”

受此文的启发,我特地上了安省政府网查到有关“Whole Body Donation”的规定。捐献遗体不同于捐赠器官和组织,在安大略省,医学院或解剖学院依赖于捐献遗体人的慷慨,以培养未来的医疗专业人员,提高技能扩展知识。通常,解剖学院每年会有一次感恩纪念活动,邀请死者的家人和朋友参加,并在学校的地块中埋葬遗体,或者根据要求归还给家人。捐献遗体要为亲属所知,或在遗嘱中表明您的意愿。另外,并非所有遗体都被接受,要按规定通过一定的方式登记。

在多伦多,可从多伦多大学https://surgery.utoronto.ca/willed-body-program 网站上下载捐献遗体人的表格并按其要求进行。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人生无处不青山。重要的是——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因为没有下辈子的相识;好好感受生活的愉悦,因为转瞬就即逝;好好享受生命过程中的每一天,因为只有今生没有来世。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