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协专栏:无韵不成诗
2014-02-17 06:00:48
来源:星星生活

多伦多华人作家协会

(星星生活专栏作者:李剑夫)前辈老师,常说:“无韵不成诗”这句古语。一半是对,一半是错。因为守旧的文化人和现代新派文人,各有见解,观点不同。概因形势千变万化也。诗的体裁和韵律,经历古代源长,建成卓越功绩,但修订发展后,必生变化。

秦汉的诗,有称为古诗,有叫汉赋楚辞。那时代,赋与辞不拘字句,字数多寡,可长可短。亦无固定韵律。形似自由讲话,随便吟唱。所以古代的诗韵不占重要位置。如句子找不到脚韵,或推敲不定,就改用一个“兮”字代替。例如,XX兮,或XX兮XX。因“兮”字时感叹字,对于名词或动词都合用,那就安排妥当了。

唐代昌盛,经济发达,文学兴起。有些人蓄意搞出许多规矩条例来强调诗的格律形式,发展成七绝诗,五绝诗,言诗,律诗,等。排斥不合标准之作。句子字数不但有限制,平音仄音的分配,押韵与不押韵也很严格。唐诗编制共十六款格律,成为诗体法规。你不照格式,就算主题再好,用词再美,也属劣品。古代诗人,就一世被那些条条框框束缚了。

到了宋朝,中原已聚集多民族。文化,思想有很大的变迁。有人认为唐诗太过牢固死板,故开始怀念以前曾出现的自由词体。就重现改革的“宋词”体制。有比较广阔的自由空间。情节也易抒发。由于“宋词”有开放的句子,字句长短,平仄不在硬性分配。声韵也有自由调配布置。一时盛行流传起来。故此不少文人自己首创一种词谱,张三李四,自撰自吟,格式奇异,有半句韵,复句韵,齐脚韵,等。如山洪爆发,短时间内,新增词谱一两万款。卒之悲社会及历史淘汰,只有“宋词三百首”留世。

时到元朝,外族统治中原,带来新的文学风格,为后来的戏曲布下良好条件;各地民谣盛行,近而发展成“元曲”。韵脚也十分自由,文体更可自由抒情纵唱。甚至可以参差不齐,长短不一。再发展下去,广东之粤曲,潮州曲,以至南音,白揽,龙舟,木鱼,滚花……总之,你找到押一个韵便可低唱高歌。所以在各处山区乡间,也出现唱山歌,咸水歌,百花齐放,诗辞歌赋,均为“有韵文学”之作了。

五四运动之后,推倒“老八古”,提倡“新文化”,特别是受到西方文化影响,风格新颖出位。这是一种新产品,打破几千年传统和惯例。诗文可长可短,句子也是长短不拘,字数更不限制,平仄无位置。有韵或无韵都可以。最特别的现象,诗句可用以个字,如“我”,“你”,“他”。天地风雨,也用感叹词字。“啊”,“呀”都能成单行一句。还可加用1,2,3等阿拉伯数字或加上以句英文。十分摩登,不伦不类,不中不西,因新派诗强调以内容感情妙句为主,真是文字的灵幻乐园,文学写作的解放区。被评为“无政府主义”的孤岛。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