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用“小耳朵”看春晚
2018-02-12 13:19:53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专稿/作者:华磊)在我家屋后朝南方向的墙上现在还保留着卫星天线——“小耳朵”。

我们在美国待了三年多后,于1996年移民到加拿大。第二年买了房子不久,便花钱请一家公司安装了这个小耳朵,至今还保留着他们的名片。收视的主要是CCTV租用银河卫星向北美地区传送的免费直播信号。

和成千上万的海外华人一样,当年五六十岁的我们,想完全融入主流社会已经不是那么容易了。离乡日久,都希望能收到家乡的电视节目,听到家乡的歌曲,欣赏家乡的剧目。有了小耳朵虽然不能完全“解渴”,但总算有所缓解。于是我们便成了CCTV4一些节目的常客,像汪文华主持的《曲苑杂坛》、 洪涛主持的《中华医药》、崔永元及和晶主持的《实话实说》和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新闻节目当然是每天必看的。最让人期待的就是每年实况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了。

春晚1983年的第一次直播我是在国内看到的。那时有电视机的人家还很少。岳父80年去世前曾用文革后补发的工资买了一个9吋黑白电视,我又买了一个专用放大镜可以放大成12吋,一大家人聚在一起看春晚。开始由相声大师侯宝林介绍了主持人:刘晓庆、王景愚、马季和姜昆。这几位演员后来都到访过多伦多,我还在SENECA学院礼堂看到过王景愚表演的哑剧“吃鸡”、马季和姜昆分别表演的相声。

那年的春晚简朴充实。李谷一在现场观众的欢呼声中唱了九首歌,到现在无人打破这个记录。春晚压轴曲目歌曲非《难忘今宵》莫属,这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1984年春晚,朱时茂、陈佩斯凭借小品《吃面条》一炮走红,后十次登上春晚,成了最受欢迎的喜剧演员。这年春晚,香港歌手张明敏的一曲《我的中国心》更让国人心潮澎湃。

1984年夏,我首次赴美。“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一直激荡在我和其他访问学者的心中,两年中这首歌的盒带不知听了多少边。从此这首歌也成了我唱卡拉OK时的必选。

回到祖国后,我一待六年,年年收看春晚,从头到尾我一点也不拉。印象最深的是台湾歌手费翔在我回国的第一个春晚(1987)登上了春晚舞台。他用一首《故乡的云》深情地唱出了诸多海外游子的心声(5年后我们在纽约巧遇了费翔并合影)。渐渐地,春晚真成了我们全家,甚至是全球华人的年夜饭——不可缺少的精神大餐。年初一拜年时,人们每每谈起春晚,眉飞色舞,尤其是后来赵本山、宋丹丹等人的小品。人们的看法千差万别,“吐槽”春晚也成了不少人的习惯——真是年年看春晚,年年骂春晚。毋庸讳言,我倒觉得,看春晚本来是件快乐的事,真不必自寻烦恼了。

来到加拿大,一晃20多年,亏了那个小耳朵,也让我年年能看到春晚。当然在多伦多如果没有小耳朵,也能花点钱去租个带子或碟子什么的来看,但总没有我自己录的那么“正宗”、那么清楚。国内的春晚时间正好是我们要上班的时间,我头天晚上就把崭新的录像带放到录像机里,定好开录的时间——早上7点,正是国内除夕的8点。翌日,我早早地起来,确认录像机准时开录。还在上班之前,看上一两个节目,再恋恋不舍地离家。

公司里的华人同事知道我家有小耳朵,也都事先向我预订借带子看,我按先后排好次序。为提高效率让大家早点看上,我就在重播的时候多录上两盘。有个同事十分聪明,干脆在春晚前就把录像机交给我,让我同步地接在录像机上录。对搞IT的我来说,这不过是“小菜一碟”。这样的事一直持续到我们这个公司部门关闭。

大约在2002年,北美的CCTV4,要把在银河卫星节目由模拟信号转为数字信号,可能还要收费收看。事先坊间议论纷纷,我们也有点担心。最终是——要更换一台专用数字解码器再随机附带一个智能卡,即可免费收看到CCTV两个频道的数字信号了(可能还换了一个高频头)。我迫不及待地又找那家公司,花掉了大约400加币。

后来去美国,给我女儿家装小耳朵时,才知接收北美其他数字卫星电视的接收机都可以用,而且价格十分便宜,只不过自己在没有专用仪表的情况下,要对准卫星方向调出信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特地把一台小电视拿到室外小耳朵的旁边,根据中文电视台的参数,对着说明书一步步地走,才调出来的。这样,那年在亚特兰大过春节,也没有耽误春晚“大盛宴”。

2004年中央电视台和中国部分省市电视台联合组建了中国电视长城平台,并率先在美国加拿大播出。多伦多的有线电视也都把长城平台包含在可选的节目当中。

如今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互联网走进了千家万户,新一代的各种中文电视盒应运而生。几乎国内所有的电视台节目都能收看了。另外,每到春晚,海内外各大网站都实时地播放,人们可在电脑、手机上观看。更有甚者,一些新型的电视机就有上网功能,像我儿子新买的70吋高清电视,只要把网络电视的链接地址输入进去就能直接观看了。

我家的TV还是早期的高清电视机,我的办法是自己组装了一部台式电脑,无线上网,用视频卡上的HDMI出口接到TV的HDMI入口,TV便成了一个巨型的显示器。从任何浏览器到YouTube上便尽情享受喜爱上传的影片、音乐、电视节目。CCTV和不少其他电视台现在都在YouTube上实时地播出节目,当然也不可能少了春晚。

如今我家的小耳朵也没有拆掉。总想着万一网络出问题时还有个退路;更重要的是留个念想——看到它,就使我想起在加拿大水一般流逝的岁月。

“到如今鹤归华表,人老长沙,海变桑田。”——收看家乡电视的平台已是今非昔比,春晚的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的变换着;不变的是海外华人的那份家国情怀,那份对故土的浓酽思恋。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