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孩子的“心理张力”
2012-09-30 13:35:17
来源:星星生活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一个人能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表明这个人有很强的心里倾向叫做“心理张力”。那么,什么是“心理张力”呢?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被誉为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他认为:人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等。这种心理倾向叫做“心理张力”。换句话说,每个人在他生活、工作的任何时候,总会产生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意念和力图完成的动作。比如,渴了就要喝水,饿了就要吃东西,想要换一个大一点的房子或者要买一辆新款的汽车等等。每一个人所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都会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张力系统决定着这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个性特点。产生张力系统,会促使一个人积极采取行动去达到目标。

父母怎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心理张力”

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听到家长的抱怨:

“我在和孩子讲话的时候,他总是一只耳朵进,另一只耳朵出。”

“我和他好好的讲道理,他就是不听,只有我大声吼起来的时候,他才肯听,每次都这样,怎么办?就这样吼下去吗?

“我已经厌烦了整天对他唠唠叨叨说个不停。”

这是许多父母的日常生活,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是因为,通常父母讲道理的方式是:父母从头到尾都是在充当教育者、命令者和主角,父母说个不停,孩子只是被动的听。用这种方式讲道理效果自然不好,因为不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没有人喜欢被教育。

那么,用什么样的方式讲道理才能更有效呢?

首先,伏下身,站在孩子的高度上,有一个平等的朋友似的交流态度;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向孩子提出问题而且是问而不答,也就是对孩子提出问题但却不做解答,让他们自己进行思考和推理。比如:

“如果你坚持那样做,想想结果会是怎样的?”

“如果别人那样对待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

当然,通过提问让孩子来进行推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直截了当地给他们讲道理。只是在讲道理之前,要先提问,而且有时问而不答。这样做的好处是:让孩子清楚的认识自己的行为。

又比如一个简单的提问“你在做什么?”可以让孩子停止做他们不该做的事;“你现在应该做的是什么?”可以提醒他们做他们应该做的事。

更重要的是,提问能帮助孩子记住规则,比如,孩子动手打了别人,你问“打人的后果是什么?”孩子回答“在椅子上坐20分钟”或“主动向被打的人道歉”这样就加深了印象。

当然除了品格、情商等方面的教育外,给孩子讲解知识也不要采用“填鸭式”的方法,而要尽量用问题来启发他们独立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

按照心理学的原理,当孩子面临一个问题,而没有答案的时候,心理上会产生一个张力系统,这个张力系统是由好奇心形成的。而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如果父母马上告诉孩子答案,这个张力系统很快就会消失,那么孩子对这个问题即没有深入思考,也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相反,如果父母对孩子卖卖关子,吊吊孩子的胃口,让孩子想要解决问题的心理张力被激发并且维持得更久一些,就会促使孩子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即使最后没有想出答案,也可以经过思考而加深理解和记忆,而更重要的是提升了孩子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现实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基于心理张力效应,父母也不要急于帮忙或亲自动手上阵,而要“延迟”一下帮助的时间,,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

有一位妈妈对此颇有体会:她说: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与游戏中,鼓励孩子尽量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并提醒他自己想办法。当他在遇到困难时,会求助我帮忙。我总是会告诉他:“宝贝,自己想办法好吗?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做到。”而且几乎每次他都能做到。

哈佛男孩张肇牧的父亲也是一个善于运用“心理张力效应”的好父亲。4、5岁时肇牧十分喜欢做实验性游戏,当然是爸爸发指令,他动手做。通过观察、实验,4岁多的孩子,就对液体容量守恒定律有了很清晰的认识。

父母经常给孩子讲故事也可以应用这个原理:可以讲故事梗概,让孩子讲情景;或讲 大半部分,留下结尾让孩子自己编。这样可以激发孩子浓厚的兴趣,叩开孩子好奇的心扉,让孩子主动地吸取各方面的新知识。

本文专栏由雨露情商训练中心雨露老师主持,有任何问题探讨欢迎免费询问:[email protected]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