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如何善用独特的“心理制裁效应”
2012-10-14 12:36:46
来源:星星生活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在同一个问题上的认知和表现有时也会完全的不一样,所以要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要千变万化,因人而异。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种: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其中社会交往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之一,表现为:人人渴望被爱、被接纳,同时也希望爱别人。所以差不多所有的人都需要归属一个群体,需要与他人交往。由于人的这种本质上的需要,就决定了人害怕不被群体接受,处于孤立的境地,与他人隔绝,便会在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孤独感和被抛弃的恐惧感等等。

美国一位心理学家在普林斯顿大学做过一次实验,表明参加实验者很难承受与他人隔绝的境遇,即使有美味佳肴和丰厚的酬金。

一、 什么是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制裁效应”

所谓家庭教育中的“心理制裁效应”,通常是指:父母对不能实现预先的期望目标和犯有过失的孩子,临时取消对他们的注意、关爱、赞扬和鼓励等,使孩子暂时失去心理上的满足,或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内疚感。

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常流传有这样一句话:最高明的教育,就是能不露痕迹的给人制造“内疚感”。

一个10多岁的孩子把家里新买来的电脑搞坏了,父母劈头盖脑一顿痛骂之极还动手打了孩子。家长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吸取教训。而实际上,这种责打反而使孩子 原有的内疚感很快消失,他会想:“我搞坏了电脑,你们打骂了我一顿,扯平了,孩子完全没有了那种犯了错误以后不知所措,想主动弥补过错的宝贵的内疚感。

实际上,稍大一点的孩子,只要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或闯了祸,常会产生一种内疚感和恐慌感。这两种心情纠合在一起,会形成孩子做错事后强大的心理压力,促使他反思和改正自己的错误。相反,如果父母真的对孩子斥责和惩罚一番,反而起不到这样的效果。

有一个对小学生所做的调查,提问了有关这方面的一个常见的问题 :“你做错了事,最害怕的是什么?”

经常犯错的小学生回答:一是“最怕老师找家长”,二是“最怕父母和老师的责备和惩罚 。而那些较少 犯错的小学生却回答 :“最怕给妈妈添麻烦,而妈妈又不责备我一句。”这个结果令人深思。从某种角度讲,心理制裁的惩罚要比打和骂惩罚效果来得更好,效果更深远。

二、父母应该了解和掌握哪些“心理制裁”的方法

不予注意——对孩子不符合父母正确期望的行为,比如骄傲自满、自我中心等,采取“不予注意”的态度,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取消对其赞扬、鼓励,使其感情上“被疏远”,行为上“被轻视”。这会使孩子心理上由焦虑发展为对自己的动机、态度和行为的反省,进而醒悟自己的过错。当然这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等孩子去感受父母的反应后,再顺势加以教育疏导。

冷处理——当孩子犯了错误却任性骄气时,父母有意识地“冷冻气氛:表现出冷淡的表情,冷眼盯着他,甚至连冷淡的话也不说。这种“冷冻”式的“心理制裁”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能使孩子的哭闹变得无效,发脾气受到冷遇,促使其心理紧张并开始“收敛”,这就为父母下一步施教创造了条件。

引而不发——就是在孩子做错事后,本来应当批评,但却盯着孩子一言不发。这种引而不发、导而不牵的方式,可以促使孩子“内心的道德法庭”对自己进行审判。

自然后果惩罚——这是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出来的教育方法。他认为,当孩子的行为上发生过失后,父母不给予另外的批评和惩罚,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造成的后果。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引起悔恨并加以改正。当然,这种后果必须是不很严重,孩子能够承受得了的。

由于人类社交的基本需要,“心理制裁”的惩罚往往比体罚、 变相 体罚、语言批评或物质刺激等不良教育手段更加有效,同时对孩子的心理伤害较小。当然这些方法仍然是因人而异。

时下家庭教育中最为普及的教育方式是物质刺激。它最大限度的刺激了人本性中的最原始的动物属性,是以牺牲孩子自主、自律、自制的美好品质为代价的,会在孩子的思想意识上投下可怕的阴影。相比之下,心理制裁则没有以上这些弊端,而且不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是一种比较理智且智慧的教子手段。

本文专栏由雨露情商训练中心雨露老师主持,有任何问题探讨欢迎免费询问:[email protected]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