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孩子轻松的达成目标——篮球架效应
2012-11-25 10:50:03
来源:星星生活

在1984年的日本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和1986年意大利米兰国际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矮个子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的两次夺冠,令人们大惑不解。

十年后,他在自传中揭开了这个谜:“每次比赛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最快的速度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的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得这样的道理,我把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的那面旗帜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到了。”

这个真实的故事就是心理学所揭示的“篮球架效应”。

我们可以试想,如果篮球架有两层楼那么高,那么对着两层楼高的篮球架,谁也别想把球投进蓝圈,也就不会有人去玩那个无聊的游戏。但是如果篮球架跟一个人高度差不多,让人不费力气就能百发百中,恐怕也不会让人觉得有意思。正是目前这个让人跳一跳、够得着的高度,才使篮球成为受人欢迎的体育项目,使无数体育爱好者为之乐此不疲。

心理学中的篮球架效应 就是借用篮球架的高度启示我们,一个“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对人最有吸引力。这样的目标,可以很快的见到成效,产生成就感,促使人们以更高的热情和勇气去追求它。

日常生活中有这种现象,在你请求别人帮忙时,如果一开始就提出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绝,如果你先提出较小要求,待别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则更容易达到目标。

很多研究都证实了“篮球架效应”的存在。加拿大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如果直接提出要求,多伦多居民愿意为癌症学会捐款的比例为46%;而分两步提出要求,前一天先请人佩戴一个宣传纪念章,第二天再请他们捐款,则愿意捐款的百分比几乎增加了一倍。

所以,心理学认为,一下子向别人提出一个大的要求,人们一般很难接受,而逐步提出要求,不断地缩小与大要求的差距,人们则比较容易接受。

有一个中学生平时考试成绩总是名落榜尾,还时常逃学,令老师和家长十分头痛,但并没有放弃帮助他,终于期末考试成绩有了进步,进入了全班平均分的水平,父母知道后兴奋不已,对孩子说:“这次进步很大,看来我们儿子还真聪明,期末考试一定要考个全班第一”!

儿子听了父母激励的话,不但没有半点喜悦,还背上了沉重的思想压力,整天闷闷不乐。因为他认为,自己现在所能达到的成绩已经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了,在后面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是不吃不睡,使劲浑身解数,也考不了全班第一名。

这件事说明一个问题:父母为激励子女所设立的目标,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就像篮球架的科学设计那样,如果太容易达到,就不容易形成动力;如果太难达到,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只有合适的目标才会对孩子有吸引力。

做事半途而废是很多孩子的通病。我们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或学或玩总是做到一半就放下,又开始干起别的事情来;有的孩子练习弹钢琴时,开始时还把手放在琴键上,过不了多久就不弹了,开始坐在那里发呆。

这时候该如何办呢?根据篮球架效应,父母可以采用分割目标的方法,把一个大目标分解成几个小目标。最先拟定容易达到的目标,达到了之后,在开始追求下一个小目标。这样孩子才容易把一件看似很大的事情做到底。

一个小学生睡懒觉,每天7:00才起床。妈妈强迫他每天早晨6:00起床,然后开始读英语,一下子提前了一小时,孩子感到为难不高兴。爸爸出面调停,提议他可以6:30起床,他才轻松答应。半个月后,妈妈又提议:“如果我们再提前15分钟能做到吗?”孩子又同意了。这样一步一步提高对他的要求,两个月后,它就能在6:00起床了。

这样看来,给孩子提要求切忌一开始目标过高,使孩子受挫,而应适度的定出孩子能够实现,但又有一些难度的小目标,通过小目标的逐步实现,来增加孩子的自信,达到我们所要求的大目标。

本文专栏由雨露情商训练中心雨露老师主持,有任何问题探讨欢迎免费询问:[email protected]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