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应如何遵守“个人空间定律”
2013-08-05 06:41:45
来源:星星生活

“距离产生美”这句话所揭示的哲理,在人际交往中是无容置疑的。另一个典故说的是一群刺猬在一起取暖,为了暖和而靠得很近,可是因为怕扎又要保持一定距离。结果都彼此共生共存,和睦相处。其实人也是如此,每个人都需要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和自由活动的范围。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和周围的相处人群保持适当的距离,才能让彼此感觉比较舒服。相反,关系过于紧密时,反而会出现很多烦恼和问题。

心理学家发现:个体之间如果距离太近,感到拥挤,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舒适的感觉。因为拥挤破坏了一个主体对领域和空间的需要,扰乱了正常的行为。心理学上就叫做“个人空间定律”。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一个实验。实验者把被试者安排在过度拥挤的环境中,结果他们显示如下特点:在一间高密度和高温的房间中,陌生人到来会遭到敌视;表现出更多的攻击性;发出苛刻的言辞;表现出焦虑增高的迹象。

在家庭教育中“个人空间定律”的影响也是随处可见的,集中体现在: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属于他自己的不受打扰的空间,这对孩子的学习效率、个人成长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只有在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里,没有任何压力,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尽情的展示自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也只有在那时,一个人才能体现自己真正的个性。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总是对那些学习起来废寝忘食的孩子赞不绝口。事实上,那些把所有时间都花在课本上的孩子,会失去在自由时间里发现自我的机会。

然而,父母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却恰恰是:无法忍受孩子有空闲的时侯,只要孩子一放下书本就要招来批评或者提醒。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不用说树立自己良好的个性,培养较高的情商,甚至连休息的时间可能都不够。处在这样强迫学习的环境中,孩子们很容易产生疲惫或者厌倦学习的心态,更严重的还会产生心理问题。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向孩子遵守“个人空间定律”,即使对于很小的孩子,父母也应和他保持距离,避免整天黏在一起。这样可以培养小孩子的创造性和独立性。如果所有的时间包括孩子游戏的时间,大人都帮他完全设计好,就会减少孩子自己动脑筋的时间,形成过于依赖别人,缺少创造性,甚至形成懒惰、不负责任的坏习惯。

自己的空间对于孩子的情绪调整也很重要。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都特别强调:情绪无所谓对错,但都需要合理的宣泄。一个正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说:我很希望自己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不受打扰的空间。可是很遗憾,他的妈妈却时常不打任何招呼就闯进她的房间,或者偷偷的观察他的动向,让他非常的反感。因此,家中为孩子设置一个能让他们尽情发泄自己感情的空间,也是保持孩子身心健康的重要条件。

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独立个体的隐私和空间一旦被侵犯,就会表现得烦躁不安,忧虑戒备。只有个人的隐私和空间得到充分的尊重,一个人才能心态平和,做事比较冷静。父母和孩子之间是需要“距离”的。如果一定要有动作或必须了解孩子的隐秘情况,那也一定要有孩子的允许和配合,当然如何与孩子沟通,需要用心斟酌。只有“亲密有间”,家庭才能成为孩子成长的摇篮,成为亲密生活的共同体,成为孩子个性发展的舒适空间。

本文专栏由雨露情商训练中心雨露老师(资深教育心理专家)主持,有任何问题探讨欢迎免费询问:[email protected]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