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效应:小心你和孩子说的“后半段话”
2013-08-07 14:38:50
来源:星星生活

在“首因效应”中我们谈到过:在一组信息中,人们对于谈话开始部分和最后部分的信息,比中间部分的信息记忆更牢,前者叫“首因效应”,后者叫“近因效应”。

“近因”是指最后的印象,即在谈话的结尾所说的最后一句或半句话对于整个谈话交流过程造成的强烈影响。

心理实验表明:人与人之间的交谈中,相互之间对话语的理解,往往受近因效应的影响。也就是说,最后一句话往往决定整句话的调子,后面说的话能给人更加深刻的印象。

清代名臣曾国藩无人不晓,在他身上曾经发生过一个著名的故事,验证了“近因效应”对语言交流和对事业进程的影响。

曾国藩征讨太平天国的时候,一开始时常打败仗。在给皇帝写奏折报告军情时,他不得已写上:连续几场作战是“屡战屡败”。这时他的一个谋士看到了,说:“这样写不太合适,皇帝恐怕要怪罪下来。”曾国藩说:“可是那该怎么写呢?”谋士说:“我看还是把‘屡战屡败’改成‘屡败屡战’吧。”曾国藩就照着做了。结果皇帝看了奏折,果然没有追究他的罪过。

到底这句话一颠一倒的奥妙在哪里呢?

“屡战屡败”把“败”字放在后面,让人感觉打仗的结果大都失败;而“屡败屡战”把“战”字放在后面,则给人以不屈不挠、不打胜利决不罢休的印象。词的内容不变,但是顺序颠倒,给人以截然不同的感觉。这就是近因效应的作用。

近因效应是一个应用普遍的心理学原理,当然父母和孩子的谈话也要注意近因效应。那么在家庭教育中如何遵行“近因效应”呢?

家庭教育中,如果你和孩子的谈话中既有好听的,又有不好听的,那么就要尽量把不好听的放在前面说,把好听的话放在后面说。这样后面的好听的话就犹如“余音绕梁”入脑入耳。这后一句话就决定了整句话的基调,能给孩子更加积极、愉悦的感觉。

比如,面对一个平日学习成绩一般又要面临重大考试的孩子,父母与其说:“别紧张,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什么问题吧,虽然基础不好”,那就不如说:“虽然基础不好,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两句话意思一样,但是语句顺序不同,给人的感觉就截然不同:前者给人悲观、不信任的感觉;而后者则是虽然有困难,但仍可能取得最后胜利,令人得到安慰和鼓舞。

另外,父母批评孩子的时候,也可以利用近因效应。在批评之后,不要忘记安慰,就像俗话说的“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

家长在批评了孩子之后,可以说:“也许我的话讲的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苦心。”用这句话做结束语,孩子会有一种被爱、被勉励之感,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点,但父母都是为自己好。或者父母在怒责之后可以加上一句:“其实,你还是很不错的。”如果实在想不出安慰的话,也可以运用你的肢体语言,摸摸他的肩膀。这种一巴掌之后赶紧给揉揉的做法,就能使孩子忘记前面的一巴掌之痛。相反,如果父母用“你懂了没有?”“如果再犯,我决不饶你”等敌对的、命令式的结束语,只能给孩子留下一个恶劣的消极印象,更重要的是父母的权威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还会遭遇到更大的挑战。

家教启示:综上所述,人们说话,后半句容易给对方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因此,父母在和孩子说话时,要把积极的意思放在后面说,把消极的意思放在前面说,这样能在整体上给人积极的感觉。

本文专栏由雨露情商训练中心雨露老师(资深教育心理专家)主持,有任何问题探讨欢迎免费询问:[email protected]

收藏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