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求职五大误解分析及展望
2004-09-14 20:52:05
来源:星星生活

(星星生活特稿 作者:Jasmine)我已经半年没有为星星的职场人生栏目写稿,主要是想等到求职市场有起色时给大家报好消息。如今看来找工作困难的状况没有改观,主流媒体上经常发表自相矛盾的报道,很多数据与现实不符让人迷惑乃至误解。让我们来透析这些误解,理清头绪,找出对策吧。

**误解之一:经济正处于大萧条状态

如果你有留意财经新闻,过去两年内加国的GDP一直在往上走,除了制造业受到加元增值的影响减少了订单和产量,零售业、房地产业、建筑业、装修业、娱乐行业、保险金融业等等很多公司的业绩都不错,股票也上涨。在南边的美国政府动用大量联邦储备来实施一系列拯救经济的措施,美国2003下半年GDP有6%的增长,2004年第一季度有5%的增长。和2000年那种过热相比,美加经济只是相对冷冻,但是市场对货物和服务的需求一直强劲,企业不断接到订单,并且持续购买新机器扩充厂房仓库,有些行业连仓底货都重新上架,公司利润一直见好,并不处于大萧条的状态。各种指数显示,仅仅是就业率没有明显改进,经济却一直在缓慢而稳定地恢复。

**误解之二:等到经济好转时企业就会恢复大规模招聘

大多数人认为,工作职位、招聘的冻结源于经济萧条。等到经济象5、6年前那么好时,找工人士的卖方市场就会到来。按历史惯例,2000年以前GDP增长和新工作数量成正比。美国2003年6%的GDP每个月应该创造20万份新工作,以填补自2001年来失去的270万个职位。然而2月份美国劳工部的报告出炉,全美仅仅增加了2.1万份新工作,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经济学家们因而给目前的经济恢复取名“无工作的经济恢复”(Jobless Recovery)。

造成没有新工作机会有多种因素。其一是生产力普遍提高,对此我在下一点会详细说明。其二是许多常规性重复性的中低级工作外流到低成本国家。在大中型企业工作的朋友对“outsource”这个词一定不陌生。现在亚洲有印度、中国、菲律宾、欧洲有爱尔兰、波兰、罗马尼亚,南美有墨西哥、哥斯达黎加等,各国家都竞相挤入低成本劳工市场竞争。以前外判的都是低级的劳动密集型工作,现在除了电话客户服务、IT技术支持、编程、连税务报表、会计出纳、工资福利系统等标准化的商业运作都可以轻易在其他国家完成。三是911事件后,涉及员工和企业运作的保险,各项医疗福利的成本增加,使得雇主雇佣成本大幅提高。举例来说,请一个年薪5万的全职工人,除了付给员工的5万工资以外,雇主要投入的退休金计划、福利、有薪假期、工作场地器材工具和保险加起来总共花费是7.5万元。全职工代价高而不灵活,雇主情愿请临时工和合同工,招之即来呼之即去,不用管加薪提职,生老病死。数年前雇主加薪送股抢人才的美好时光是不会再回来的,大规模招聘不会发生,雇主的买方市场仍然存在。而且几乎每天都发生的合并,收购,精简,裁员对在任人员的饭碗也造成威胁。

**误解之三:经济全球化和工作外判造成本地失业率居高不下

工作外判诚然对本地劳务市场造成影响,但只占一小部分。无工作经济恢复最大的祸首不是外判,而是个人生产力(productivity)的提高。美国的商业周刊在3月份发表了一份特殊报告,详细分析了美国目前高失业率问题的根源。过去10年来,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许多企业不得不推行运用最少资源创造最高产值的政策,将生产成本中最昂贵的人力成本减到最低,利用先进技术和改善工序来提高效率。如装修材料零售巨头Home Depot在其属下一千多家分店中超过一半安装了顾客自动付费系统(auto-checkout),将现有的一千多个收银员培训成销售引导和辅助人员,此招颇有成效,2003年HD人均每小时销售额增加了4%。与此同时它大力投资网上零售,连场地租金,店面人员都省掉,直接从仓库发货,传统和网络销售双管齐下。这样的商业模式在零售业中举不胜举。

全国人均生产力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抵消掉130万份工作。而过去两年许多美国大企业的人均产值增长率超过10%。如果每个雇员都负荷110%的工作量,你是老板你还会多请人么?因为工作难找,员工自愿不自愿地加班加点,两个人干三个人的活是小意思。工作强度增加,对打工人士的精神体能造成冲击。美加医疗保健系统报告指出,过去两年内因为工作压力太大,时间过长而产生疾病需要治疗的人数成倍增长,也是这个“用最少得到最多”时代的产物。

**误解之四:加拿大技术工人短缺

根据加拿大劳务和商业中心的一份预计,未来5年内每年有20万人到达退休年龄。另一份报告显示,许多技工退休后加拿大制造业面临严重技术工人短缺。仔细推敲,到达退休年龄并不等于他们会退休,这个预测是如果大家都60岁退休的假设。现实是怎样的呢?首先,1998年来加拿大人平均退休年龄从61升到62岁,过去5年内加拿大每年其实只有15万人退休。目前自由党政府政治日程上主要的一个法案就是取消强制退休制度,人们爱工作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只要他们体力精力可以胜任。其次,除去每年退休的15万人,5年内加入找工行列的人数超过150万,这些包括新移民,新毕业生,被裁员后或因病和产假离开工作岗位希望重新就业的人士。再者,那些报告本来的主要标题是:到2030年劳工短缺将给加拿大中央退休金系统造成巨大压力,另一份报告标题则是如果制造业未来15年内40万工人退休将造成技术工人短缺。未来15和25年可能发生的事情对我们迫在眉睫急需工作的今天有多大意义呢?即使那些预测是完全正确的,也就是说,未来10年内加拿大并不缺乏技术工人,这些报道只是媒体为了吸引读者对一些数据断章取义加以炒作,难免误导读者。

**误解之五:技术移民到加拿大才非所用

对“技术工人”的范畴我们要搞清楚,到底那些技术在这里吃香?哪些领域需要新血?是IT技术、是电子技术、模具技术、环保技术、制药技术、机械维修技术,还是建筑维护技术?我们大陆来的新移民在国内大学毕业后,大多都在办公室坐着从事行政管理的工作,极少需要下到厂房和工地实地动手操作,所掌握的技术很可能不在需求之列,那就难怪找不到工作了!

想知道什么工作(包括技术和非技术的)吃香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分析近期的报纸招聘广告在找什么人。让我们来看看最新的2004年春季大多地区公开招聘的头75类职位。

– 32%:第一线的工业工程技术人员,也就是我们眼中的蓝领,包括工厂机械操作,车床操作,模具,铸造,加工,工业机械维修,工业管道,工业和民用房顶安装维修,木工,建筑维修。

– 18%:个人服务,包括理发师,美容师,厨师,餐饮服务人员,酒店旅店管理服务人员,家庭清洁工,保姆,厨房帮工,调酒师。

– 13%:各行业各级别销售人员,前台销售,销售经理,技术销售,批发销售等。

– 10%:医疗技术人员,包括牙医,牙医助理,护士,个人护理,药剂师,各类治疗师。

– 9%:其他专业技术行业有会计师,园艺设计和维护,家电和办公电器维修,法律秘书和律师助手,财务审计等。

– 7%:接下来就是幼儿园中小学老师,校务行政人员。

– 5%:是交通运输类,包括卡车司机,送货员,公车校车司机,尤其卡车司机的需求量过去两年都持续高居榜首。

– 5%:一般劳工如客户服务,办公室杂务,接线员,前台和保安。

– 1%:本地媒体从业人员,记者,制作人,演员等。

这份数据与在三年前同一个机构同期发布的结果极为相似,这就证明了本地劳务市场的走向数年来并没有因为经济涨落而产生巨大改变。以上这些职业都是基于本地的长期需求,而且需要在当地亲历亲为,无法外判到其他地域。但是它们大都受到工业行会的保护,入行必须经过本地培训和认可;其次对语言要求都是必须流利,能够看懂所有日常文件,和客户自如沟通。

另外,长远来讲,全球化和工业自动化必定取代常规性,重复性和可以按部就班标准化的工作。要想得到长期的工作保障(Job security),美加两地的人力资源专家都建议选择那些多变的,复杂的,难度高,需要大量沟通和互动,要求创造性,灵活性和应变能力,经验越多越值钱的工作。比如教师,管理人员,艺术家,企业家,销售代表,医疗专家,这些职业每天和人打交道,需要具有交际和沟通技巧,能够处理随时而来的变化和挑战。如果你在寻找就业,求学或转行的方向,以往避重就轻,想找那些不需要讲太多英语的工作的想法会让你自己陷入无路可去的窘境。另外,蓝领不和低收入划等号,许多蓝领职位受到工会行会的保护,时薪比白领高,工作更有保障。跳开框框,你会看到更大天地。

作者电邮:[email protected]

收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