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音说文解字:禾芒秒为何用来表示时间?
2017-03-14 18:18:10
来源:星星生活

(南音说文解字专栏)中国人一开始靠什么掌握时间?天钟。完全靠看天,日月星辰,都是参照物。

时间的時,一开始的写法就是上止下日,代表日头在走。后来把日挪到边上去了,脚趾(止)下又加了个手(寸),大概是言要抓住时光。

那时候人们也为一天的每个时段取了名字,但还不是子丑寅卯,是更通俗易懂的叫法:日出、日中、日昃、日落,嗖,白天就过去了。黄昏、人定、夜半、鸡鸣、昧旦,呼,一夜就过去了。

《孔雀东南飞》里,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这里的黄昏,人定,都是古人表示时辰的词。

《诗经/郑风》,鸡鸣,昧旦,也是指时辰。小两口醒的好早。女的说,鸡鸣时辰了;男的说,都昧旦了。昧,日未出。昧旦指凌晨3-5点这段时间。女的说,你起来看看夜色,还满天星星呢。《诗经》这些句子,好有腔调。

总是抬头看日,又累脖子又晃眼睛,那就在地上插根竿子,根据日影来估算时间,立竿见影,是不是跟这有关?

从一根简易的竿子,逐步发展到更精确的日晷(Gui)。但日晷只能在有太阳的时候能用,阴天下雨,还有夜晚,日晷都不Work。

所以老百姓更常用的,是24小时都能用的漏刻。“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苏东坡的这两句词,描述的就是漏刻。

漏刻靠漏壶来漏水,通过一个刻有刻度的箭尺来计时。这个刻度,最后统一为96刻。也就是说,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有8刻,那每刻就相当于15分钟。刻下面还有更细的,这些更细的时间单位,有一个就是秒。

秒,禾少,指谷物的芒稍尖,非常细。刻度上的秒,就代表更小的时间单位。秒还不是最小的单位,下面还有忽。勿心,就是快得心都感觉不到,快到可以忽略不计。咱们古人形容时间精确,是说秒忽不差。忽实在太细,刻度上都显示不出来。

秒的问题解决了,那接下来又有人要问了,为什么叫小时?为什么不叫大时?

大约在西汉武帝那个时代,中国人开始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表示12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

子时(晚上23点到1点),丑时(夜里1点到3点),寅时(夜里3点到5点),卯时(早上5点到7点)……以此类推。

哎呀,古人上班可真够早的,我们现在上班要打卡,古人上班要点名,因为卯时上班,所以叫点卯。

后来中国从西方引进了24 Hour计时法。那12个时辰就叫大时,24 Hour这个,就叫小时。

小时下面是分(Minute),分下面是秒(Second)。为什么叫Second?其实最初给秒的词是Second Minute,“分”下面的一个等级。后来省略成了Second。

不管是日晷还是漏刻,这在当时也都算奢侈品,不可能每家都有,普通老百姓还是需要报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现在是北京时间17点整。

古时候没广播,靠什么报时呢?有一个成语叫晨钟暮鼓,说的就是古代的报时制度。一般是这样运作的:每个城市建有钟鼓楼各一座。天亮,钟楼敲钟,城门开,开始一天的活动。夜晚来临,鼓楼击鼓,城门关闭,回家活动,躲被窝里想干嘛干嘛。

暮鼓晨钟制度是南北朝才有的。之前都是晨鼓暮钟。按说这个才是符合易经文化的。鼓是东方之声,代表生发之机,一鼓作气嘛。所以早上应该击鼓。而钟和锣一样,都是金属,属西方之声,代表收藏之机,鸣锣收兵嘛,应该休息了,所以晚上要鸣锣。

但咱们南北朝时期南齐的这个皇帝,嫌鼓声传得不远,钟声嘹亮一些,所以给换过来了。然后一直就传下来了。

夜晚来临,就不能每个时辰都击鼓了,还让不让人睡了?剩下的活儿,就交给打更的了。

更字,现在统一都读Geng,古音则是有读Jing的。

这是我画的一个更字,一只手拿着一个棒槌,在敲梆子。

按照规矩,更夫一夜要敲五更。

第一更,戌时,晚上19点到21点。
第二更,亥时,晚上21点到23点。
第三更,子时,23点到凌晨1点。这是半夜了,所以我们说半夜三更。
第四更,丑时,凌晨1点到3点。
第五更,寅时,凌晨3点到5点。

五更一过,天就亮了,晨钟响了,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收藏

评论已关闭